中药材承载着千年医学智慧,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本文将介绍“赤茯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助大家领略中药材的博大精深。
名称
赤茯
类别
药材
别名
赤苓、赤茯、赤茯、赤茯苓
出处
《本草集注》 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。
来源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性状
为大小不一的方块或碎块,均为淡红色或淡棕色。质松,略具弹性。 性状鉴别 本品为大小不一的方块,长宽4-5cm,厚0.4-0.6cm ,间有长宽1.5cm以上的碎块,淡红色或淡棕色。质松,略具弹性。气微,味淡。
图片
药性
平、无毒、温
味道
甘、辛
归经
心、脾、膀胱、肺、胃、肾、小肠
功效
行水、利湿、泻心、润肺、和脾、利窍、燥湿、益心气
应用举例
①治小便白浊不利,时作痛:赤茯苓、沉香各一两。上为细末,每服二钱,白汤点,食后临卧服之。(《鸡峰普济方》茯苓汤)
②治心肾气虚,神志不守,小便淋沥或不禁,及遗泄白浊:赤茯苓、白茯苓各等分。上为末,以新汲水按洗,澄去新沫,控干,别取地黄汁,同好酒熬成膏,搜和为丸,如弹子大,空心盐酒嚼下。(《三因方》张真君茯苓丸)
③治胸胁逆满胀渴:赤茯苓(去黑皮)一两,人参半两。上二味粗捣筛,以水三盏,煎取一盏半,云滓,分温三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茯苓汤)
用法
内服:煎汤,2~4钱;或入丸、散。 内服:煎汤,6-12g;或入丸、散。
注意事项
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。 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。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赤茯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© 版权声明
1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