臭枫根

中药材承载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医药文化,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本文将介绍“臭枫根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医药学的精髓所在。

名称

臭枫根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矮桐子、大红花、臭枫根、臭八宝、臭芙蓉、矮脚桐、大红袍、矮童子、野朱桐、臭枫草、臭珠桐、矮桐、逢仙草、臭灯桐、假真珠梧桐、臭树、臭草、鸡虱草、臭黄根、臭茉莉、臭梧桐、臭牡丹

出处

《纲目拾遗》 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
来源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小枝呈长圆柱形,长1-1.5m,直径3-12mm,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,皮孔点状或稍呈纵向延长,节处叶痕呈凹点状;质硬,不易折断,切断面皮部棕色,菲薄,木部灰黄色,髓部白色。气微,味淡。叶多皱缩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呈宽卵形,长7-20cm,宽6-15cm,先端渐尖,基部截形或心形,边缘有细锯齿,上面棕褐色至棕黑色,疏被短柔毛,下面色稍淡,无毛或仅脉上有毛,基部脉腋处可见黑色疤痕状的腺体;叶柄黑褐色,长3-6cm。气臭,味微苦、辛。

以枝嫩、叶多者为佳。

显微鉴别 叶粉末特征:绿色。①腺毛较多,腺头2-8细胞,直径22-35μm;腺柄单细胞。②非腺毛2-8细胞,锥形,常弯曲,长40-150μm,基部直径约28μm。③气孔不定式,副卫细胞3-4个。

图片

中药材臭枫根图片

药性

平、温、小毒

味道

辛、苦

归经

心、肝、脾

功效

消肿解毒、活血散瘀、平肝、解毒消肿、祛风除湿、降血压、健脾、消痈、养血、降压、解毒、散瘀、止痛、拔毒

应用举例

①治疔疮:苍耳、臭牡丹各一大握。捣烂,新汲水调服。泻下黑水愈。(《赤水玄珠》)

②治一切痈疽:臭牡丹枝叶捣烂罨之。(《纲目拾遗》)

③治痈肿发背:臭牡丹叶晒干。研极细末,蜂蜜调敷。未成脓者能内消,若溃后局部红热不退,疮口作痛者,用蜂蜜或麻油调敷,至红退痛止为度(阴疽忌用)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

④治乳腺炎:鲜臭牡丹叶半斤,蒲公英三钱,麦冬全草四两。水煎冲黄酒、红糖服。

⑤治肺脓疡,多发性疖肿:臭牡丹全草三两,鱼腥草一两。水煎服。

⑥治关节炎:臭牡丹鲜叶。绞汁,冲黄酒服,每天两次,每次一杯,连服二十天,如有好转,再续服至痊愈。

⑦治头痛:臭牡丹叶三钱,芎藭二钱,头花千金藤根一钱。水煎服。(④方以下出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⑧治疟疾:臭牡丹枝头嫩叶(晒干,研末)一两,生甘草末一钱。二味混合,饭和为丸如黄豆大。每服七丸,早晨用生姜汤送下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

⑨治火牙痛:鲜臭牡丹叶一至二两。煮豆腐服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
⑩治内外痔:臭牡丹叶四两。煎水,加食盐少许,放桶内,乘热熏患处,至水凉为度,渣再煎再熏,一日二次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

⑾治脱肛:臭牡丹叶适量。煎汤熏洗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
用法

根0.5~1两;鲜叶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 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;捣汁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捣敷、研末调敷或煎水熏洗。 内服:煎汤,10-15g,鲜品30-60g;或捣汁;或入丸剂。外用:适量,煎水熏洗;或捣敷;或研末调敷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臭枫根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5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