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源远流长,拥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。本文将介绍“川加皮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炮制方法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带大家领略中医药的博大精深,探寻中药材的神奇之处。
名称
川加皮
类别
药材
别名
川加皮、刺加皮、刺五甲、毛五甲皮、刺甲皮、五爪刺、五加皮、蜀五加、红毛五加皮
出处
《中药志》 出自《中药志》。
来源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性状
干燥茎皮呈细简状,长短不一,完整者长20~30厘米,直径0.7~1.2厦米,厚约0.5毫米。外表面黄色,密被褐色或淡黄棕色刺毛,茎皮上有突起状芽,节间长5~13厘米。内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,光滑。质脆,易折断。气微味弱。以皮完整,洁净、无术心者为佳。 性状鉴别 茎皮呈郑筒状,长20-30cm,直径0.5-1.5cm,厚0.5-1mm。外表面黄以或黄棕色,密生黄棕色、红棕以或棕黑色的皮刺;皮刺下向,细长针形,长3-7mm,基部直径约0.5mm;节部有芽良及叶柄痕。内表面共同绿以或淡棕色,平滑。体轻质脆,易折断,断面纤维性。气微,味淡。
显微鉴别 茎皮横切面:表皮细胞1列,外被角质层;皮刺由纤维组成,纤维有1-3横隔。下皮为6-10列细胞,淡黄色或横榨菜色,细胞类多角形,微向延长,壁木化,具斜纹孔。木栓层细胞3-6列,厚壁者1-5列,切向壁增厚,木化。皮层外侧为厚角组织,内含黄绿以物;中部细胞较大,常破碎,含少数草酸钙簇晶;内侧4-6列细胞排列紧密,树脂道环列。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,环列,其内侧细胞常破碎而形成空洞。
图片
炮制
酒洗或用姜汁炒后入药。 酒洗或用姜汁炒后入药。
药性
温、无毒
味道
辛、微苦
归经
肝、肾
功效
祛风湿、强筋骨、利水、活血
用法
内服:煎汤,1~4钱;浸酒或入丸剂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 内服:煎汤,3-15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注意事项
《四川中药志》:"阴虚火旺者忌用。" 《四川中药志》:阴虚火旺者忌用。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川加皮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