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豆蘖

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和医疗价值,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研究对象。本文将介绍“大豆蘖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炮制方法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带大家领略中药材的独特魅力。

名称

大豆蘖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大豆卷、大豆蘖、黄卷、卷蘖、黄卷皮、豆蘖、豆黄卷、菽蘖、大豆黄卷

出处

《本经》 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

来源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干燥种子呈椭圆形,稍扁,长0.7~1.2厘米,直径5~7毫米,种皮黑褐色或紫褐色,有横向皱纹或纵裂,多数破裂,露出黄白色的子叶。子叶两片,肥厚;胚根细长,伸出于种皮之外,长5~10毫米,极弯,淡褐色,硬脆易断。气无,味淡,有油腻感。以粒大饱满、色黑褐、有皱纹及短芽者为佳。 性状鉴别 种子椭圆形或肾形,稍扁,长0.7-1.4cm,宽5-8mm;表面灰黄色、黑褐色或紫褐色,光亮,有横向皱纹,一侧有长圆形种脐,长2-3mm。种皮常裂开、破碎或脱落。子叶黄色,肥厚,胚根细长,伸出种皮之外,弯曲,长0.5-1cm;质脆易断。也有少数未发芽的种子,种皮完整。气无,昧淡,有油腻感。以粒大饱满、有皱纹及短芽者为佳。

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:黄白色或黄褐色。①栅状细胞顶面观呈长多角形,壁甚厚,孔沟明显;底面观胞腔内含棕黄色或棕黑色物;断面观呈长柱形,长48-102μm,直径9-10μm,壁自内向外渐增厚。②支柱细胞哑铃状或骨状,长26-170μm,宽20-73μm,缢缩部宽12-26μm,其顶面观呈类圆形,胞腔明显③糊粉层细胞形小,呈类方形,壁较厚。④种脐部位栅状细胞内侧的星状组织碎片少见,细胞类圆形、圆多角形或不规则形,壁较厚,有大型的细胞间隙。

图片

中药材大豆蘖图片

炮制

通常在10月间种子成熟后采收。选择肥壮饱满的种子,于冷水中泡涨后,用湿布盖好,或放入麻袋、蒲包中,置于温暖处,经常翻动和洒少量的水,促其发芽。待芽长约1厘米时,用清水洗净晒干。 大豆黄卷:取黑大豆洗净,浸泡至外皮微皱,捞出,置竹箩内,上盖湿蒲包,每日淋水1-2次,促使发芽;至芽长1cm时,取出摊在内,先置有风处吹至半干(防止脱壳),再行晒干即成。制大豆黄卷:取大豆黄卷置锅内,加入用淡竹叶、灯芯草煎成之药汁共煮,至药汁吸尽后,取出晒干(每大豆黄卷100斤,用淡竹叶20两,灯芯草10两)。

药性

平、温

味道

甘、苦

归经

胃、脾、肝、肾

功效

除湿、利湿、解表、清热、发表、利气、止痛、益气

应用举例

①治水病,通身肿满,喘急,大小便涩:大豆黄卷(醋拌炒干),大黄(微煨去皮)各-两。捣罗为散。每服二钱匕,临卧时,煎葱、橘皮汤调下,平明以利大肠为度。(《圣济总录》大豆散)

②治头风,湿痹,筋挛膝痛,胃中积热,大便结涩:大豆黄卷(炒)一升,酥半两。为末,食前温水服一匙,日二服。(《普济方》黄卷散)

③治周痹注,五脏留滞,胃中结聚,益气出毒,润皮毛,补肾气:大豆蘖一斤。炒香熟,为末。每服半钱,温酒调下,空心,加至一钱,日三服。(《宣明论方》)

④治小儿撮口及发噤:以初生时豆芽,烂研,以乳汁调与儿吃,或生研绞取汁,少许与服亦得。(《圣惠方》) 薯蓣丸《金匮要略》:外感风寒、自汗;牛黄清心丸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清心开窍、熄风通络;大豆散《圣济总录》:水病、大小便涩;黄卷《普济方》:头风、湿痹

用法

5钱~1两。 内服:煎汤,3~5钱;捣汁或入散剂。 内服:煎汤,6-15g;或捣汁;或入散剂。

注意事项

无湿热者忌用。 《本草经集注》:”恶五参、龙胆。得前胡,乌喙、杏仁、牡蛎良。杀乌头毒。”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大豆蘖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5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