檔子

中药材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医药智慧,是中医药学的瑰宝之一。本文将介绍“檔子”的别名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探索中医药学的深厚底蕴,让大家领略中药材的神奇魅力。

名称

檔子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越椒、檔子、艾子、辣子、食茱萸

出处

《千金·食治》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图片

中药材檔子图片

药性

毒、温

味道

辛、苦

功效

止痛、燥湿、温中、杀虫、疏风、暖胃、下气

应用举例

①治脾泻:豆蔻二颗,米醋面调裹之,置灰中煨令黄焦,和面研末,更以炒榄子末一两相和。又焦炒陈仓米为末,每用二钱煎作饮,调前二物三钱,旦、暮各一服。(《普济方》肉豆蔻方)

②治赤白带下:檔子、石菖蒲等分。为末。每旦盐酒温服二钱。(《经验方》)

③治蛇咬毒:食茱萸一两。为末。冷水调,分为三服。(《胜金方》)

④治中贼风,口偏不语者:食茱萸子一升,豆豉三升。以好酒五升。和煮四、五沸。冷服半升,日三、四服,得汗便差。

⑤治皮肉痒痛:酒二升,水五升,食茱萸子半升。煎取三升,去滓。微暖,洗之。

⑥治脚气冲心:食茱萸和生姜煮汁饮之。(④方以下出《食疗本草》)

用法

内服:煎汤,0.5~1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

注意事项

阴虚火旺者忌服。

①《药性论》:"畏紫石英。"

②《本草图经》:"不可多食,多食冲眼,兼又脱发。"

③《纲目》:"动脾火,病目者忌之。"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檔子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1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