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泽兰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宝贵资源,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医疗效果备受推崇。本文将介绍“大泽兰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炮制方法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中药材的奥秘。

名称

大泽兰

类别

药食同源

别名

兰草、泽兰、圆梗泽兰、省头草、茴、兰、水香、都梁香、大泽兰、燕尾香、香水兰、孩儿菊、千金草、女兰、香草、醒头草、石瓣、针尾凤、蕳、兰泽、针尾凤、佩兰

出处

《本草再新》 出自《本草再新》。

1.李当之《药录》:兰草是今人所种都梁香草也,泽兰亦名都梁香。

2.陆玑《诗疏》:蕳,即兰,香草也。其茎叶似药草泽兰,但广而长节,节中赤,高四、五尺。藏衣着书中辟白鱼也。

3.《本草拾遗》:兰草,生泽畔。叶光润,根

来源

《中国药典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本品茎呈圆柱形,长30~100cm,直径0.2~0.5cm;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,有的带紫色,有明显的节及纵棱线;质脆,断面髓部白色或中空。叶对生,有柄,叶片多皱缩、破碎,绿褐色;完整叶片3裂或不分裂,分裂者中间裂片较大,展平后呈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基部狭窄,边缘有锯齿;不分裂者展平后呈卵圆形、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。气芳香,味微苦。 干燥的全草,茎多子直,少分枝,呈圆柱形或扁压状,直径1.5~4毫米。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,有纵纹及明显的节,节不膨大。质脆,易折断,折断面类白色,可见韧皮部纤维伸出,木质部有蔬松的孔,中央有髓;有时中空。叶片多皱缩,破碎,完整者多呈3裂,中央裂片较大,边缘有粗锯齿,两面均无毛,色暗绿或微带黄,质薄而脆,易破碎。气微香,味微苦。以干燥、叶多、色绿、茎少。未开花、香气浓者为佳。 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,长20-100cm,直径2-5mm。表面黄棕以或黄绿色,有明显的节及纵棱线,节间长3-7cm;质脆,断面髓部白色或中空。地对生,多皱缩破碎,完整叶展一后,通常3裂,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边缘有锯齿,表面绿褐色或暗绿色。气芳香,味微苦。

以后嫩、叶多、色绿、香气浓郁者为佳。

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: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弯曲,偶见多细胞非腺毛,叶脉上非腺毛较长,由7-8个细胞组成,长120-160μm,基产直径16-20μm,气孔不定式。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,非遥毛比上表皮多,常由3-6个细胞组成,长60-105μm,基部直径14-16μm,部分细胞内常含淡棕色物质;气孔多,不定式。

图片

中药材大泽兰图片

炮制

除去杂质,洗净,稍润,切段,晒干。 拣净杂质,用水洗净,捞出,稍润后,除去残根,切段,晒干。 拣净杂质,用水洗净,捞出,稍润后,除去残根,切段,晒干。

药性

平、寒、无毒

味道

辛、苦、甘

归经

胃、脾、肺、肝、心包

功效

化湿、和中、辟秽、发表、解暑化湿、生津止渴、消痈肿、祛湿、化浊、清暑、醒脾、解暑、利水、调经、发汗、调气、利尿、开胃、健胃

应用举例

①治脾瘅口甘:兰草(煎汤服)。(《素问》)

②治五月霉湿,并治秽浊之气:藿香叶一钱,佩兰叶一钱,陈广皮一钱五分,制半夏一钱五分,大腹皮一钱(酒洗),厚朴八分(姜汁炒),加鲜荷叶三钱为引。煎汤服。(《时病论》芳香化浊法)

③治秋后伏暑,因新症触发:藿香叶一钱五分,佩兰叶二钱,薄荷叶-钱,冬桑叶二钱,大青叶三钱,鲜竹叶三十片。先用青箬叶一两,活水芦笋二两,煎汤代水。(《增补评注温病条辨》七叶芦根汤)

④治温暑初起,身大热,背微恶寒,继则但热无寒,口大渴,汗大出,面垢齿燥,心烦懊憹:藿香叶-钱,薄荷叶一钱,佩兰叶一钱,荷叶一钱。先用枇杷叶一两,水芦根一两,鲜冬瓜二两,煎汤代水。(《重订广温热论》五叶芦根汤) 七叶芦根汤《增补评注温病条辨》;五叶芦根汤《重订广温热论》;

用法

3~9g。 内服:煎汤,1.5~3钱(鲜者3~5钱)。 内服:煎汤,6-10g;鲜品可用15-20g.

注意事项

阴虚、气虚者忌服。

《得配本草》:"胃气虚者禁用。" 阴虚、气虚者忌服。《得配本草》:胃气虚者禁用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大泽兰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国药典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1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