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子草

中药材是中华文明的瑰宝,蕴含着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。本文将介绍“点子草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为大家呈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。

名称

点子草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石小豆、点子草、石豇豆

出处

《陕西中草药》 出自《陕西中草药》。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此外,水龙骨科植物石蕨Saxiglossum angustissimum(Gies.)Ching的全草,在陕西地区亦作石豇豆入药。参见“苍条鱼鳖”条。

图片

中药材点子草图片

药性

味道

淡、涩

归经

肝、脾

功效

健脾、调经、止血、通淋、利尿、镇痛、消疳、除风湿、祛风除湿、利尿通淋

应用举例

①治淋症,风湿痛:石豇豆一两,水煎服。

②治小儿疳积:石豇豆一两,研粉,加面一斤,蒸馍食。

③治崩漏,白带:石豇豆、三白草各四钱,太白花、金丝带、红三七各三钱,柴胡二钱。水煎服,甜酒为引。

用法

内服:煎汤,2~3钱;或浸酒。 内服:煎汤,10-30g;或浸酒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点子草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5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