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瓜果

中药材源远流长,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医疗效果备受瞩目。本文将介绍“地瓜果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。

名称

地瓜果

类别

食材

别名

地郎果、地枇杷果、地石榴、地瓜、地瓜果

出处
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 出自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隐花果呈球形或卵圆形,直径0.4-l.2cm。表面黄绿或淡红色,皱缩,基部有短柄。剖开后可见肉质花托内壁着生许多小瘦果。气微,味微计、微涩。

图片

中药材地瓜果图片

药性

微寒

味道

功效

止遗、涩精、清热、清热解毒、祛风除湿

应用举例

①治梅毒:地瓜果一两,野枇杷一两,大麦冬五钱,小麦冬七钱。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
②治咽喉疼痛:地枇杷果(嫩的)晒干,每次三钱,泡开水服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
用法

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用开水磨汁。 内服:煎汤,9-30g;或用开水泡饮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地瓜果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7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