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生姜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于促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。本文将介绍“地生姜”的别名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中医药学的精髓所在。

名称

地生姜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小香草、小姜草、小香薷、地生姜、柏枝草、香草、灵芝草、小香草、姜味草

出处

《滇南本草》 出自《滇南本草》

来源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图片

中药材地生姜图片

药性

味道

辛、苦

功效

温中、散寒、除湿、宽中、止痛、化湿、解表、健胃、暖胃、消积、理气、下气、祛风解表

应用举例

①治胃气,面寒疼痛:姜味草为末。热酒服。(《滇南本草》)

②治胃寒气滞疼痛,气食饱胀:姜味草,水煎服。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③治心积:姜味草三钱,石菖蒲一钱,甘草一钱,厚朴一钱,草豆蔻二钱。共为末。每服一钱,滚水点酒服。为丸亦可。

④治肝积:姜味草三钥,青皮五分,川芎二钱,柴胡一钱,小茴香二钱,草豆蔻三钱。共为末,或为丸。滚水点酒服一钱。

⑤治脾积:姜味草三钱,吴萸二钱,草豆蔻二钱,吴神曲二钱,甘草五分。共为末,或为丸。滚水点酒服。

⑥治肺积:姜味草二钱,姜黄二钱,白豆蔻二钱,木香五分。共为末,或为丸。每服一钱,滚水点酒服。

⑦治肾积:姜味草三钱,益智仁二钱,沉香二钱,荔枝核七个(焙)。共为末,或为丸。每服一钱,滚水点酒服。

⑧治寒疝疼痛:姜味草为末。滚水点酒服。(③方以下出《滇南本草》)

⑨治疝气痛:姜味草一钱,倒提壶三钱,荔枝核七枚。共研末。每用五分,与糯米白酒蒸服。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⑩治小儿虫犯肚腹,疼痛或呕吐或泻:姜味草五分。点酒服。疼止盾,服下虫散下虫。(《滇南本草》)

用法

3~5钱。 内服:煎汤,1~2钱;或研末。 内服:煎汤,9-15g;或研末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地生姜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9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