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棯干

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,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本文将介绍“豆棯干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为大家揭示中药材的博大精深。

名称

豆棯干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豆棯干、山棯子

出处

《生草药性备要》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性状

干燥的果实呈长圆球形,一端稍尖,径约1厘米。外表土黄色或暗绿褐色。质较硬,顶端有宿存萼片5枚及花柱之残迹。内有种子多数,黄白色,扁平。味淡微甜,气微香。以个大、无虫蛀、干燥者为佳。

图片

中药材豆棯干图片

药性

味道

甘、涩

功效

止血、补血、养血、收敛、生肌、止痢、固精、涩肠、明目

应用举例

①治孕妇贫血,病后体虚,神经衰弱:岗棯干果三至五钱。水煎服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②治劳伤咳血:桃金娘干果浸人尿二星期,晒干,新瓦上煅存性,研细末。每次三钱,日二次,童便冲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
③治鼻血:山棯子干五钱,塘虱鱼二条。以清水三碗,煎至大半碗,服之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

④治便血:山棯子干半两。水二碗,煎至八分服,日一次,连服数次。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

⑤治痢疾:山棯子一至二两。洗净,和水适量煎,临服时再加入蜂蜜和服。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

⑥治脱肛:山棯子二至三两。煮猪肚肠服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

⑦治血崩、吐血、刀伤出血:山棯子晒干,炒黑如炭,研细末存贮候用。每服五钱至一两,以开水冲服。外伤可作外敷用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

⑧治烫伤:山棯子干,煅存性,研细末和茶油抹患处,日一次。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

用法

内服:煎汤,2~5钱(鲜者1~2两);或浸酒。外用:烧存性研末调敷。

注意事项

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大便秘结者忌服。"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豆棯干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6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