肥石

中药材承载着千年医学智慧,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本文将介绍“肥石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助大家领略中药材的博大精深。

名称

肥石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立制石、肌石、长理石、肥石、不灰木、理石

出处

《本经》 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。

1.《本草衍义》:理石如长石,但理石如石膏顺理而细,其非顺理而细看为长石,治疗亦不相辽。

2.《纲目》:理石,即石膏中之长文细直如丝而明洁色带微青者。唐人谓石膏为寒水石,长石为石膏,故苏恭言其不似石膏也。此石与软石膏一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本品为不规则块状。深灰色。体较轻,质硬脆,可砸碎,断面大部分粗糙,呈暗灰色,解理面可见到明显亮星;其中部分可见到直立的细纤维,纤维间亦可见到亮星。气、味皆淡。

显微鉴别 (1)石膏 参见“石膏”条。(2)硬石膏 参见“长石”条。

图片

中药材肥石图片

药性

寒、无毒

味道

辛、甘

归经

功效

明目、止渴、除烦、益阴、益精、养胃、消积、清热、破积聚、清热除烦

用法
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
注意事项

《本草经集注》:"滑石为主使,恶麻黄。" 《本草经集注》:滑石为之使,恶麻黄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肥石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0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