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地延胡索

中药材承载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医药文化,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本文将介绍“伏地延胡索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医药学的精髓所在。

名称

伏地延胡索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伏地延胡索、无柄紫堇、一粒金丹、洞里神仙、野延胡、飞来牡丹、落水珠、夏天无

出处

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 出自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

来源

《中国药典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本品呈类球形、长圆形或不规则块状,长0.5~3cm,直径0.5~2.5cm。表面灰黄色、暗绿色或黑褐色,有瘤状突起和不明显的细皱纹,顶端钝圆,可见茎痕,四周有淡黄色点状叶痕及须根痕。质硬,断面黄白色或黄色,颗粒状或角质样,有的略带粉性。无臭,味苦。 性状鉴别 块茎类球形、长圆形或呈不规则块状,长0.5-3cm,直径0.5-2.5cm。表面灰黄色、暗绿色或黑褐色,有瘤状突起和不明显的细皱纹,上端钝圆,可见茎痕,四周有淡黄色点状叶痕及须根痕。质硬,断面黄白色或黄色,颗粒状或角质样,有的略带粉性。气无,味苦。以个大、质坚、断面黄白色者为佳。

显微鉴别 块茎横切面:皮层为3至数列淡黄色、扁平的细胞,常具纹孔。维管束外韧型,4-7束,呈放射状排列。韧皮部宽广。木质部导管细小。中央有髓。薄壁细胞中淀粉粒已糊化。

图片

中药材伏地延胡索图片

药性

味道

苦、辛

归经

肝、肾

功效

镇痉、止痛、降压、活血、行气止痛、止血、行血、降血压、舒筋活血、通络止痛、祛风除湿、行气活血、活血通络

应用举例

①治高血压、脑瘤或脑栓塞所致偏瘫:鲜夏天无捣烂。每次大粒四至五粒,小粒八至九粒,每天一至三次,米酒或开水送服,连服三至十二个月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②治各型高血压:㈠夏天无研末冲服,每次二至四克。㈡夏天无、钩藤、桑白皮、夏枯草。煎服。

③治风湿性关节炎:夏天无粉每次服三钱,日二次。

④治腰肌劳损:夏天无全草五钱。煎服。(②方以下出江西《中草药学》)

用法

6~12g,研末分3次服。 内服:煎汤,1.5~5钱;或研末。 内服:煎汤,4.5-15g;或研末,1-3g;亦可制成丸剂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伏地延胡索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国药典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0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