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医药智慧,是中医药学的瑰宝之一。本文将介绍“狗结石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炮制方法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探索中医药学的深厚底蕴,让大家领略中药材的神奇魅力。
名称
狗结石
类别
药材
别名
狗结石、狗结石、狗宝
出处
《纲目》 1.《医学入门》:狗,胆中黄谓之狗宝,犬夜吠月,发狂者多有之。然必自采,乃得其真。入药用干豆腐挖一窍,入黄于中间合定,水煮半日,研细用。
2.《本草纲目》:狗宝,生癞狗腹中,状如白石带青色,其理层叠,亦难得之物也。
来源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性状
呈圆球形或椭圆形,大小不一,一般直径1.5~5厘米。表面灰白色或灰黑色,略有光泽,有多数类圆形突起。质重,坚实而细腻,以指甲刻之可留痕迹。破而显同心环状层纹,近中心部位较疏松,但多不能分离。气微腥,味微苦,嚼之有粉性而无砂性感觉。 呈圆球形,大小不一;一般直径约1.5~5厘米。表面灰白色或灰黑色,略有光泽,有多数类圆形突起。质重,坚实而细腻,指甲划之,留有痕迹,断面有同心环状层纹,近中心较疏松。气微腥,味微苦,嚼之有粉性而无砂性感觉。以色白细腻,指甲划之留有痕迹,断面有层纹者为佳。 性状鉴别,本品圆球形,大小不一,上径1.5-5cm,表面灰白色或棕白色,略有光泽,有多数类圆形突起。体重,质坚硬而细腻,指甲划之,留有痕迹,破断面有同心环状层纹。近中心较疏松。气微腥,味微苦,嚼之有粉性而无砂性感。
以色白细腻、指甲划之有痕迹、断面有层纹者为佳。
图片

炮制
取原药材,刷净,敲碎,除去核心中异物,研成细粉。
药性
平、小毒、温
味道
甘、咸、苦
归经
胃、心、脾
功效
开郁、解毒、降逆气、消积
应用举例
①治噎食病数月不愈者:狗宝为末,每服一分,以威灵仙二两,盐二钱,捣如泥,浆水一钟,搅匀,去滓调服,日二。(《杏林摘要》)
②治痈疽疮疡:狗宝五分,蜂房一钱。水煎,日服二次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)
③治赤疔疮:狗宝八分,蟾酥二钱,龙脑二钱,麝香一钱。为末,好酒和丸麻子大,每服三丸,以生葱三寸,同嚼细,用热葱酒送下,暖卧,汗出为度,后服流气追毒药,贴投毒膏。(《通玄论》狗宝丸)
用法
3~5分,研粉水冲服。外用适量,撒布患处。 内服:研末,3~5分;或入丸、散。 内服:研末,0.9-1.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。
注意事项
脾胃虚弱、气血衰少者慎服。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狗结石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