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瞌睡鱼

中药材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珍贵的天然药材,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医疗价值。本文将介绍“狗瞌睡鱼”的别名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让大家深入探索中医药学的奥秘之处。

名称

狗瞌睡鱼

类别

食材

别名

鮀鱼、昌侯龟、昌鼠、狗瞌睡鱼、鲳鳊、镜鱼、平鱼、白昌、叉片鱼、昌候鱼、昌鱼、鲳鱼

出处

《本草拾遗》 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

1.《本草拾遗》:昌侯鱼,生南海。如卿鱼,身正圆,无硬骨,作炙食之至美。

2.《岭表录异》:鲍鱼,形似编鱼,而脑上突起,连背而圆身,肉甚厚,肉自如凝脂,止有一脊骨。治之以姜葱,熊之粳米,其骨自软。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图片

中药材狗瞌睡鱼图片

药性

平、温、无毒

味道

甘、苦

归经

胃、脾

功效

补胃、益血、益胃、益气、舒筋、益气力

用法

内服:煮食或炖服,30-60g。

注意事项

①《本草拾遗》:"腹中子有毒,令人痢下。"

②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多食发疥动风。" 鲳鱼子慎服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狗瞌睡鱼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8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