锅底刺

中药材作为中医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,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和医疗价值。本文将介绍“锅底刺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为大家呈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,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中药材的神奇之处。

名称

锅底刺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白叶刺根、锅底刺、椬梧、柿模、咸匏柴、胡颓子、白叶刺、宜梧

来源

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,直径1-2cm。表面暗棕色,具纵沟纹,栓皮易剥落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。断面皮部红棕色,木部浅黄色。气微,味微酸涩。

图片

中药材锅底刺图片

药性

微温

味道

苦、酸

功效

祛风、活血、健脾益肾

用法

内服:煎汤,30-60g。

注意事项

《福建药物志》:“孕妇禁服。”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锅底刺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5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