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溪

穴位按摩不仅能促进身体健康,还能帮助人们放松心情,缓解生活压力,提升幸福感。本文主要介绍人体穴位后溪穴的归属分类、操作方法、有哪些功效、解剖、具体位置图解和古代文献等相关知识。

穴位名称

后溪

穴位别名

输穴,八脉交会穴(通督脉)

穴位编码

SI3

穴位分类

手太阳小肠经

操作

直刺0.5~1寸,或向合谷方向透刺。

主治

(1)耳聋,目赤,鼻衄。

(2)癫狂痫,疟疾。

(3)头痛,颈项强痛,肘臂痛。

解剖

皮肤→皮下组织→小指展肌→小指短屈肌。浅层分布有神经手背支,尺神经掌支和皮下浅静脉等。深层有小指尺掌侧固有动、静脉和指掌侧固有神经。

穴位定位

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。取法:半握拳,掌远侧横纹头(尺侧)赤白肉际处。

后溪穴位置图解

古代文献

《甲乙经》:“寒热颈颔肿,后溪主之。”“狂互引癫疾数发,后溪主之。”

《肘后歌》:“胁肋腿痛后溪妙。”

《玉龙歌》:“时行疟疾最难禁,穴法由来未审明,若把后溪穴寻得,多加艾火即时轻。”

《通玄指要赋》:“痫发癫狂兮,凭后溪而疗理。头项痛,拟后溪以安然。”

《拦江赋》:“后溪专治督脉病,癫狂此穴治还轻。”

出处

沈雪勇.经络腧穴学[M].北京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16.8

以上内容就是人体穴位-后溪穴的穴位图解及功效相关知识,相信大家已经对其有了基本的了解,本文内容摘自《经络腧穴学》,如有记录不全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5 分享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