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宝贵资源,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。本文将介绍“忽布筋骨草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中药材的魅力。
名称
忽布筋骨草
类别
药材
别名
白毛夏枯草、轮花筋骨草、生斗尕尔摸、忽布筋骨草
出处
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 出自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
来源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性状
性状鉴别 根细而多,类白色淡黄色;易折断,断面不平整。茎四棱形,扭曲,长18-25cm,沿棱及节上有白以长柔毛,断面中央有一小圆孔。叶片多皱缩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状长圆形,长5-12cm,宽1.8-3cm,先端钝圆,基部楔形,下延,几全缘或有疏波状齿;叶柄上人狭翅,基部抱茎。轮伞花序腋生,苞叶大,淡黄色或黄白色,卵形或阔卵形,全缘,两面有长预知毛;花梗短,有长柔毛,花萼漏斗状,齿缘具缘毛,花冠唇形,类白色或淡黄色,具紫色斑纹,外面有疏柔毛,内面有毛环。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,背面有网状皱纹,果脐几上中腹面之半。气清香,味苦。
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:表皮细胞1列,切微壁加厚。下皮细胞1列,较表皮细胞小。皮层江壁细胞5-12列,于角隅处有厚角组织。维管束外韧型,环列,于四角处的较发达。髓部多成空腔。
粉末特征:灰绿色①多细胞非腺毛众多,直径19-50μm,先端钝尖,壁厚。②梯纹、网纹、螺纹导管直径10-30μm。③纤维状细胞多碎断,直径15-20μm,壁厚,纹孔少。④石细胞少见,直径31-69μm,长43-131μm。
图片

药性
寒
味道
苦、辛
归经
肝、胃、肾、肺
功效
清热解毒、活血消肿、抗菌、凉血、痈肿、解毒、降压、解热、利水通淋、凉血消肿
用法
内服:煎汤,3~5钱。 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敷。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忽布筋骨草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