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作为中医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,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和医疗价值。本文将介绍“虎骨香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炮制方法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为大家呈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,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中药材的神奇之处。
名称
虎骨香
类别
药材
别名
臭草、臭藜藿、杀虫芥、钩虫草、鹅脚草、狗咬癀、红泽兰、天仙草、火油根、香藜草、臭蒿、藜荆芥、鸭脚草、臭藜霍、洋蚂蚁草、虎骨香、虱子草、狗咬、火油草、痱子草、杀虫草、大本马齿苋、土荆芥
出处
《生草药性备要》 出自《生草药性备要》
来源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性状
干燥带有果穗的茎枝。茎下部圆柱形,粗壮,光滑;上部方形有纵沟,具毛茸。下部叶大多脱落,仅留有茎梢线状披针形的苞片;果穗成束,簇生于枝腋及茎梢,触之即落,淡绿色或黄绿色;剥除宿萼,内有1棕黑色的果实。有强烈的特殊香气,味辣而微苦。 性状鉴别 全草黄绿色,茎上有柔毛。叶皱缩破碎,叶缘常具稀疏不整齐的钝锯齿;上表面光滑,下表面可见散生油点;叶脉有毛。花着生于叶腋。胞果扁球形,外被一薄层囊状而具腺毛的宿萼。种子黑色或暗红色,平滑,直径约0.7mm。具强烈而特殊的香气。味辣而微苦。
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:①上、下表皮均有囊状腺毛,头部单细胞,略呈矩圆形,长100-140μm,直径40-56μm,柄1-4细胞。②气孔甚密,不定式,副卫细胞3-4个。③非腺毛1-7个细胞,顶端细胞长而钝圆,壁薄多扭曲,基部细胞膨大,有纵向角质纹理。④叶肉组织中有草酸钙砂晶、簇晶及方晶。此外,偶见头部为2细胞,柄6-9细胞的腺毛,其基部细胞亦膨大呈锥状。
图片
炮制
除去杂质及根,切细。 除去杂质及根,切细。
药性
温、毒、烈
味道
辛、苦
归经
脾
功效
杀虫、痛经、止痛、祛风除湿、止痒、除风、祛风、通经、健胃、祛风止痛、杀虫止痒、活血消肿
应用举例
1、钩虫病:鲜土荆芥10斤,切碎,加水3斤,水蒸汽蒸馏,收集馏出液的上层金黄色液体,即为土荆芥油。成人每次服0.8~1.2毫升,儿童每岁0.05毫升。次晨服硫酸镁20克。
2、蛔虫病:土荆芥、研成细末,早晨空腹时服2~6分,连服2天。 ①治钩虫、蛔虫、蛲虫:土荆芥叶、茎、子阴干研末,酌加糖和米糊为丸,如绿豆大,每次用开水送下一钱,早晚各一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②治钩虫、蛔虫、绦虫病:土荆芥全草一至二钱,水煎服。
③治头虱:土荆芥捣烂加茶油敷。
④治脱肛、子宫脱垂:土荆芥鲜草五钱。水煎,日服二次。(②方以下出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⑤治关节风湿痛:土荆芥鲜根五钱。水炖服。
⑥治湿疹:土荆芥鲜全草适量。水煎,洗患处。
⑦治创伤出血:土荆芥干叶。研束,敷患处。
⑧治毒蛇咬伤:土荆芥鲜叶。捣烂,敷患处。(⑤方以下出《福建中草药》)
用法
1~3钱,研粉或制成丸剂,或制成土荆芥油;外用适量,煎水洗患处。 内服:煎汤,1~2钱(鲜者5~8钱)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煎水洗或捣敷。 内服:煎汤,3~9g,鲜品15~24g,或入九、散;或提取土荆芥油,成人常用量0.8~1.2ml,极量1.5ml,儿童每岁0.05ml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或捣敷。
注意事项
孕妇忌服。 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凡患神经衰弱,心脏病、肾病及孕妇等忌服。" 虚弱、营养不良者应慎用或减量。小儿较成人敏感。有肾、心及肝脏疾病或消化道溃疡者禁用。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凡患神经衰弱、心脏病、肾病及孕妇等忌服。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虎骨香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