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药材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珍贵的天然药材,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医疗价值。本文将介绍“胡藤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让大家深入探索中医药学的奥秘之处。
名称
胡藤
类别
药材
别名
刺槐、洋槐、胡藤、刺槐花
出处
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 出自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
来源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性状
性状鉴别 本品略呈飞鸟状或未开放者为钩镰状,长1.3-1.6cm。下部为钟状花萼,棕色,被亮白色短柔毛,先端5齿裂,基部有花柄,其近上端有1关节,节上略粗,节下狭细。上部为花冠,花瓣5,皱缩,有时残破或脱落,其中旗瓣1枚,宽大,常反折,翼瓣2枚,两侧生,较狭,龙骨瓣2枚,上部合生,约镰状,雄蕊10枚,9枚花丝合生,1枚花丝下部参与连合,子房线形棕色,花柱弯生,先端有短柔毛。质软,体轻。气微,味微甘。
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:淡黄绿色。①花瓣破片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、略弯曲或平直,爪部细胞纵向伸长,细胞外壁具明显的角质层纹理;下表皮细胞形似上表皮。②花萼上表皮细胞多角形,花萼基部细胞纵向伸长,有时可见非腺毛;下表皮细胞形同上表皮,但非腺毛密生,且见气孔。③非腺毛随处可见,完整者长131-413μm,直生或稍弯曲,多为2细胞,基部细胞短小,顶细胞长。④花萼内薄壁细胞可察见,有的细胞内含黄棕色或浅红紫色物质。⑤花丝内、外表皮细胞狭长方形。⑥子房外表皮破片有时可见,细胞狭小,长20-39μm,宽9-15μm。⑦花粉粒直径30-35μm,壁平滑。⑧导管细小,常为螺纹。⑨草酸钙方晶或可察见,长4-10μm。
图片

药性
平
味道
甘
归经
肝
功效
止血
用法
内服:煎汤,3~5钱。 内服:煎汤,9-15g;或泡茶饮。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胡藤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