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医疗价值。本文将介绍“酱虫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炮制方法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带大家领略中药材的博大魅力。
名称
酱虫
类别
药材
别名
偷油婆、蜚蠊、蜚、蠦蜰、飞蟅、负盘、石姜、滑虫、茶婆虫、香娘子、赃郎、酱虫、黄贼、酱虫、蟑螂
出处
《纲目拾遗》 1. 陶弘景,萤镰,形亦似魔虫而轻小能飞,本在草中,八月、多人人家屋里逃尔☆有两、三种,以作廉姜气者为真,南人亦吠之。
2.《唐本草》:萤镰,味辛辣而臭,汉中入食之,言下气。
3.《纲目》:萤煽,今人家壁间灶下极多,甚者聚至千百,身似蚕蛾,腹背
来源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性状
性状鉴别(1)美洲蜚蠊,本品呈椭圆形,较大,长4.3-5.5cm。体红褐色,背腹扁平,头小,向腹面倾斜,触角1对,长线状,复眼发达,肾形,单眼2个。前胸扩大如盾黄色宽带纹。足3对,侧扁,基节宽大,腿节有胫节上具刺,跗5节,末端有2爪;翅2对,膜质,前翅小,后翅大,掩盖腹端;腹部末端有尾须1对。质松脆,易碎。气微腥,味微咸。
(2)东方蜚蠊,体呈椭圆形,背腹扁平,长约 2.5cm,外表面深褐色,有油状光泽。
(3)澳洲蜚蠊,形与美洲蜚蠊相似,体较小,体褐棕色,体长约3.5cm。
图片
炮制
《医学入门》:“去翅、足,炒黄色。”现行,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焙干研末。
药性
寒、毒
味道
咸、辣
归经
肝、肾、脾
功效
散瘀、化积、解毒、消肿、驱风、痈肿、解热、消疮、破瘀、下气、破积聚、通血脉、解毒利尿
应用举例
①治儿疳初起:蟑螂,去头、足、翅,新瓦焙干,常与食之。(《百草镜》)
②治臌胀:蟑螂一个(焙干),萝卜子一撮。共炒为末,好酒吞。(《周益生家宝方》)
③治疔疮:蟑螂大者七个,去头、足,壳,将砂糖少许,同捣烂,敷疔四围,露出头。(《纲目拾遗》)
④解诸疔毒:灶上红蟑螂五个。研烂,热酒冲服。取汗为度。(《养素园传信方》)
⑤治喉蛾:偷油婆、人指甲(煅)、开喉箭。为末吹喉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⑥治白火丹:蟑螂,瓦上焙干,为末,白滚汤服一、二个。兼治疔疮。(《纲目拾遗》)
⑦治对口:桂州荔枝肉二、三枚,蟑螂二、三个。同捣如泥,敷,露头。(《慈航活人书》)
⑧治无名肿毒:蟑螂十个,盐一撮。同捣烂敷之,留头。(《慈航活人书》)
⑨治吐血:蟑螂五个,止去翅净,在火盆净瓦上焙干,为末,用湿腐皮包一个,滚汤吞下。每日如此,吞五日,不可间断。(《纲目拾遗》)
⑩治梅毒:偷油婆、蛞蝓。焙焦,研末,兑猪胆汁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⑾治蜈蚣及蛇、虫咬伤:偷油婆、剪刀草、海椒叶。共捣绒涂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用法
3~5只,去足翅焙干研粉服。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。 内服:煎汤,1~3只;或焙干研末。外用:捣敷。 内服:煎汤,0.5-1.5g(或1-3只)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注意事项
孕妇忌用;立夏之先,蜚蠊先生,为人参,茯苓使。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酱虫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