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豆子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珍贵财富,凝聚了千百年来医学智慧的结晶。本文将介绍“苦豆子”的别名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探索其中的医学奥秘,带大家领略中药材的神奇之处。

名称

苦豆子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苦豆根、苦甘草、布亚、苦豆子

出处

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 出自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。

来源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图片

中药材苦豆子图片

药性

毒、寒

味道

归经

心、肺

功效

杀虫、止痛、清热燥湿、清热利湿

应用举例

①治急慢性痢疾、阿米巴痢疾:苦豆子草一斤,加水1000毫升,煎煮,滤取药液,浓缩至500毫升。每次服2毫升,一日3~4次。

②治胃痛,微吐酸水:苦豆子五粒,生姜一钱,蒲公英二钱,氧氧化铝0.6克。共研细粉,开水冲服。亦可单用苦豆子五粒,研末冲服。

③治疮疖,外伤化脓,溃疡:苦豆子适量,砸碎,煎汤外洗患处,洗后用无菌纱布包扎。

④治湿疹、顽癣:苦豆子干馏油配10%软膏外擦。(性味以下出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)

⑤治滴虫肠炎:苦豆子种子五至七粒。研粉,装胶囊口服。(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)

⑥治白带过多:苦豆子籽十至十五粒,生服(服时不咬破,籽破则有头晕、头疼之感),每日服-次。(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)

用法

全草0.5~1钱,种子3~5粒,研粉吞服;外用适量,研粉煎水洗,或干馏油调配10%软膏外擦患处。 内服:全草煎汤,0.5~1钱;种子(炒至冒烟,呈黑色为度)研末,每次5粒。 内服:炒黑研末,每次5粒。外用:适量,研末,煎水洗;或用其干馏油制成软膏搽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苦豆子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7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