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源远流长,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医疗效果备受瞩目。本文将介绍“苦蓼大马蓼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。
名称
苦蓼大马蓼
类别
药材
别名
辣蓼、酸模叶蓼、旱苗蓼、苦蓼大马蓼、白辣蓼、辣蓼草
出处
《江苏植药志》 出自《江苏植物志》
来源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性状
性状鉴别 茎直径约至6mm;表面有紫红色斑点。叶上面中央常有黑褐色新月形斑,无毛或被稀白色绵毛,下面密被白色绵毛,有腺点;托叶鞘无缘毛。圆锥花序,花密生;花被4裂,有腺点。气微,辛、辣。
以叶多、带花、味辛辣浓烈者为佳。
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:①上表皮多列性非腺毛较多,长80-273μm;单细胞非腺毛较少,长约至1120μm,直径约7μm,基部常有一短细胞并生;腺毛较多,头部类圆形或椭圆形,4-15个细胞,直径27-36μm。②下表皮单细胞非腺毛众多,腺毛偶见。③叶肉细胞含草酸钙簇晶。
图片
药性
温
味道
辛
功效
截疟、化湿、解毒、活血、健脾、消肿止痛
应用举例
治痢疾:辣蓼一把。晒干,浓煎温服。(性味以下出《江苏药材志》)
用法
内服:煎汤,1~3钱。外用:捣敷。 内服:煎汤,10-20g。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苦蓼大马蓼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© 版权声明
1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