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和医疗价值,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研究对象。本文将介绍“莲草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炮制方法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带大家领略中药材的独特魅力。
名称
莲草
类别
药材
别名
旱莲草、水旱莲、莲子草、白花蟛蜞草、墨斗草、野向日葵、墨菜、黑墨草、墨汁草、墨水草、乌心草、金陵草、旱莲子、白旱莲、猢孙头、莲草、墨烟草、猪牙草、白花草、白花蟛蜞菊、墨记菜、野水凤仙、摘头乌、滴落乌、水风仙草、黑墨草、黑头草、古城墨、水旱蓬、冰冻草、节节乌、跳鱼草、假日头花仔、旱莲蓬、白田乌草、墨草、摘落乌、水葵花、墨旱莲
出处
《饮片新参》 出自《饮片新参》
来源
《中国药典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性状
本品全体被白色茸毛。茎呈圆柱形,有纵棱,直径2~5mm;表面绿褐色或墨绿色。叶对生,近无柄,叶片皱缩卷曲或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披针形,全缘或具浅齿,墨绿色。头状花序直径2~6mm。瘦果椭圆形而扁,长2~3mm,棕色或浅褐色。气微,味微咸。 干燥全草全体被白色茸毛。茎圆柱形,长约30厘米,直径约3毫米:绿褐色或带紫红色,有纵棱。叶片卷曲,皱缩或破碎,绿褐色。茎顶带有头状花序,多已结实,果实很多,呈黑色颗粒状。浸水后搓其茎叶,则呈黑色。气微香,味淡微咸。以色绿、无杂质者为佳。 性状鉴别 带根或不带根全草,全体被白色粗毛。根须状,长5-10cm。茎圆柱形,多分枝,直径2-7mm,表面灰绿色或稍带紫,有纵棱,质脆,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,中央为白色疏松的髓部,有时中空。叶对生,多卷缩或破碎,墨绿色,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披针形,长3-10cm,宽0.5-2.5cm。全缘或稍有细锯齿,近无柄。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,直径6-11mm,总花梗细长,总苞片5-6,黄绿色或棕褐色,花冠多脱落。瘦果扁椭圆形,棕色,表面有小瘤状突起。气微香,味淡、微咸涩。
以色黑绿、叶多者为佳。
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:表皮细胞1列,下有厚角细胞2-4列,皮层薄壁细胞排列疏松,细胞间隙大。维和束外韧型,环列,形成层断续成环,贿部大。
叶片表面观:上下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;气孔不定式,副卫细胞3-4个;非腺毛3细胞,长274-800μm,基部细胞稍膨大,中部细胞较长,顶端细胞短而尖,壁稍厚,具疣关突起;腺毛棒状,4-6细胞,长75-113μm,壁薄,内含黄棕色分泌物。
图片
炮制
除去杂质,略洗,切段,晒干。 拣净杂质,除去残根,洗净闷透,切段晒干。 拣净杂质,除去残根,洗净闷透,切段晒千。
药性
寒、平、无毒
味道
酸、甘、咸
归经
肾、肝、胃、小肠
功效
止血、补肾、乌须、凉血止血、消肿、凉血、止痒、化痰、益阴、益肾、排脓、滋补肝肾、补益肝肾
应用举例
①治吐血成盆:旱莲草和童便、徽墨春汁,藕节汤开服。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
②治吐血:鲜早莲草四两。捣烂冲童便服;或加生柏叶共同用尤效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
③治咳嗽咯血:鲜旱莲草二两。捣绞汁,开水冲服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
④治鼻衄:鲜旱莲草一握。洗净后捣烂绞汁,每次取五酒杯炖热,饭后温服,日服两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⑤治小便溺血:车前草叶、金陵草叶。上二味,捣取自然汁一盏,空腹饮之。(《医学正传》)
⑥治肠风脏毒,下血不止:旱莲草子,瓦上焙,研末。每服二钱,米饮下。(《家藏经验方》)
⑦治热痢:旱莲草一两。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⑧治刀伤出血:鲜旱莲草捣烂,敷伤处;干者研末,撒伤处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⑨补腰膝,壮筋骨,强肾阴,乌髭发:冬青子(即女贞实,冬至日采)不拘多少,阴干,蜜、酒拌蒸,过一夜,粗袋擦去皮,晒干为末,瓦瓶收贮,旱莲草(夏至日采)不拘多少,捣汁熬膏,和前药为丸。临卧洒服。(《医方集解》二至丸)
⑩治正偏头痛:鳢肠汁滴鼻中。(《圣济总录》)
⑾治赤白带下:旱莲草一两。同鸡汤或肉汤煎服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
⑿治白浊:旱莲草五钱,车前子三钱,银花五钱,土茯苓五钱。水煎服。(《陆川本草》)
⒀治妇女阴道痒:墨斗草四两。煎水服;或另加钩藤根少许,并煎汁,加白矾少许外洗。(《重庆草药》)
⒁治肾虚齿疼:旱莲草,焙,为末,搽齿龈上。(《滇南本草》)
⒂治血淋:旱莲、芭蕉根(细锉)各二两。上二味,粗捣筛。每服五钱匕。水一盏半,煎至八分,去滓,温服,日二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旱莲子汤)
⒃治白喉:旱莲草二至三两,捣烂,加盐少许,冲开水去渣服。服后吐出涎沫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
用法
6~12g。外用鲜品适量。 内服:煎汤,0.3~1两;熬膏、捣汁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捣敷、研末撒或捣绒塞鼻。 内服:煎汤,9-30g;或熬膏;或捣汁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捣绒塞鼻;或研末敷。
注意事项
脾肾虚寒者忌服。
《得配本草》:"胃弱便溏、肾气虚寒者禁用。" 脾肾虚寒者忌服。《得配本草》:胃弱便溏。肾气虚寒者禁用。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莲草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国药典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