寥于草

中药材源远流长,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医疗效果备受瞩目。本文将介绍“寥于草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。

名称

寥于草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蓼子草、小蓼子草、红蓼子、紫蓼、水咙蚣、香烛干子、寥于草、蚕茧草

出处

《本草拾遗》 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
来源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茎技圆柱形,上部或有分枝,表面棕褐色,无毛,断面中空。叶皱缩,易破碎,亚革质,长椭圆状披形或披外形,长6-12cm,宽1-1.5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两面均被短伏毛;托叶鞘筒状,褐色,膜质,先端截形,有长缘毛。花序穗状,圆柱形,常2-3个,间或单个着生枝端;花被白色或黄白色,长3-6mm。瘦果卵圆形,两面凸出,黑色,有光泽,包被于宿存花被内。气微,味微涩。

图片

中药材寥于草图片

药性

温、平、无毒

味道

功效

散寒、止痢、透疹、止痛、解毒、活血

用法

2~3钱。 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;适量,捣敷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寥于草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5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