栗壳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医疗价值备受推崇。本文将介绍“栗壳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。

名称

栗壳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栗壳

出处

《食疗本草》 出自《食疗本草》。《纲目拾遗》:栗壳《纲目》载其治反胃、消渴、泻血,此外无他,不知其能解参之力,胜于莱菔。《杨春涯经验方》解人参,栗子壳煎汤服之。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外果皮破碎成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块片,厚约1mm。外表面褐色,平滑无毛,内表面淡褐色,平坦。质坚韧,易折断,断面凸不平。气微,味微苦、涩。

图片

中药材栗壳图片

药性

平、无毒

味道

涩、甘

功效

止血、生津、降逆、清热散结、化痰止咳

应用举例

①治膈气:栗子黑壳煅,同舂米槌上糠等分,蜜丸桐子大。每空心下三十丸。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

②治鼻衄累医不止:栗壳五两,烧灰,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以粥饮调服。(《圣惠方》)

③治痰火瘰疬:粟壳和猪精肉煎汤服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

用法

内服:煎汤、研末或入丸剂。 内服:煎汤,30-60g;煅炭研末,每次3-6g。外用:适量,研未调敷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栗壳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0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