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石蟹

中药材作为中医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,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和医疗价值。本文将介绍“灵石蟹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炮制方法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为大家呈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,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中药材的神奇之处。

名称

灵石蟹

类别

食材

别名

石螃蟹、蟹化石、大石蟹、灵石蟹、石螃蟹、石蟹

出处

《日华子本草》 石蟹始载于《日华子》。

1.《开宝本草》曰:“石蟹生南海。又云是寻常蟹尔,年月深久,水沫相着,因化成石,每遇海潮即飘出。又一般入洞穴年深者亦然。”2.《本草图经》曰:“今岭南近海州郡皆有之。体质石也,而都与蟹相似。”以上本草之记载,清楚地指出石蟹即

来源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
性状

全角似蟹,但多残缺不全,通常为扁椭圆形,或留有脚数只而呈不规则形。长3~5厘米,宽3~13厘米,厚约1.8厘米。背面土棕色至深棕色,光滑或有点状小突起,有时尚留有蟹背上之纹理,凹陷处多留有泥土。腹面色较淡,表面多巳破坏,或留有节状的脚,凹陷处及脚断处常填有泥土。质坚硬如石,不易碎,互击之,声如击瓷器。断面灰棕色,石质。气微,味微咸。以体完整、色青、质坚者佳。 性状鉴别 本品全角似蟹,扁椭圆形或近六边椭圆形,极少数为梭形,长3.5-8cm,宽3-6cm,厚1-2cm,灰色或浅灰棕色至浅棕褐色。背部稍隆起,有的较光滑,有光泽,有的留有蟹背上的纹理,有的尚附着其他生物残壳;腹部多略低凹,表面有时已破坏;节状足大多数残缺不全;全体凹陷处及足断处常填满泥岩。体较重,质坚硬;可砸碎,断面蟹壳部分呈薄层状,灰棕色,中间似石灰岩,灰色,较粗糙。气微,味淡。以体完整、色青灰、质坚者为佳。

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:薄片中为方解石晶粒。旋旋旋旋光性特征参见“方解石”条。

图片

中药材灵石蟹图片

炮制

洗净泥土,捣碎或水飞用。或煅烧醋淬,晾干,研成细末亦可。 1.石蟹《开宝本草》:“细研,水飞过。”《本草衍义》:“凡用,须去其泥并粗石,止用蟹。”现行,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洗净,干燥,捣碎或碾成粉末。

2.煅石蟹:取净石蟹置适宜的容器内,用武火加热,煅至红透,取出放凉。

3.醋淬石蟹:取净石蟹,置适宜的容器内,用武火加热,煅至红透后趁热投入米醋中淬酥,取出晾干,捣碎或碾成粉末。每石蟹100kg,用醋20kg。

饮片性状:石蟹为不规则的碎块状或粉末。灰白色或土棕色,光滑而有点状小突起,或偶见蟹壳样纹理,质坚硬如石。断面灰棕色。气微,味微咸。煅石蟹形如石蟹,质酥松。醋石蟹为不规则细粒或粗粉,瓦灰色或灰棕色,质酥松。贮干燥容器内,置干燥处,防尘。

药性

寒、无毒

味道

咸、苦

归经

胆、肝、胃、心、肾、膀胱

功效

痈肿、清热利湿、去翳明目、消肿解毒、催生、清心、泄热、消痈、清肝明目

应用举例

①退翳明目,去肝热:石蟹三两,地骨皮一两,枳壳一两(麸炒),牛藤三两(酒浸),防风一两,破故纸半两(炒),甘草半两,木贼半两,枸杞子半两,甘菊花半两,生地黄半两。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热汤送下。(《卫生家宝方》石蟹丸)

②治喉痹水浆不入:石蟹,冷水磨饮之,兼涂喉上。(《圣济总录》)

③治妊娠子淋,日夜频数涩痛:石蟹(碎)一枚,乳香一分,滑石一两半。上三味研细为散。每服一钱匕,煎灯心汤调下。(《圣济总录》石蟹散)

用法

0.5~2钱。 外用:研细点眼或以醋磨涂。内服:用水磨汁,2~3钱;或入丸散。 内服:用水磨汁,6-9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细点眼;或以醋磨涂。

注意事项

孕妇忌服。 《品汇精要》:"妊娠不可服。" 体虚无热者及孕妇慎用。《品汇精要》:“妊娠不可服。”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灵石蟹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5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