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医药智慧,是中医药学的瑰宝之一。本文将介绍“瘤毒藤”的别名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探索中医药学的深厚底蕴,让大家领略中药材的神奇魅力。
名称
瘤毒藤
类别
药材
别名
刺杨梅、对节巴、酸梅簕、札梅、刺晚、对接木、瘤毒藤、摘木、雀梅酸、五金龙、岩溪蓄、对节刺、雀梅藤
出处
《广西药植名录》 出自《广西药植名录》
来源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图片
药性
平
味道
淡
归经
肾、肺
功效
生肌、化痰、降气、祛风利湿
应用举例
治水肿:雀梅藤二层皮。朱砂一钱五分,绿豆粉一两。研末为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七丸,开水送下。(福建) 治水肿: 雀梅藤二层皮,朱砂一钱五分,绿豆粉一两。研末为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七丸,开水送下。 (福建)
用法
内服:煎汤,0.5~1两,或入丸剂。外用:煎水熏洗。 内服:煎汤,9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瘤毒藤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© 版权声明
1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