裸龟巴

中药材承载着千年医学智慧,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本文将介绍“裸龟巴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炮制方法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助大家领略中药材的博大精深。

名称

裸龟巴

类别

药食同源

别名

拉汗果、假苦瓜、光果木鳖、金不换、罗汉表、裸龟巴、罗汉果

出处

《岭南采药录》 出自《岭南采药录》。

来源

《中国药典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本品呈卵形、椭圆形或球形,长4.5~8.5cm,直径3.5~6cm。表面褐色、黄褐色或绿褐色,有深色斑块及黄色柔毛,有的有6~11条纵纹。顶端有花柱残痕,基部有果梗痕。体轻,质脆,果皮薄,易破。果瓤(中、内果皮)海绵状,浅棕色。种子扁圆形,多数,长约1.5cm,宽约1.2cm;浅红色至棕红色,两面中间微凹陷,四周有放射状沟纹,边缘有槽。气微,味甜。 干燥果实,圆形至长圆形,径5~8厘米,外表黄褐色至深棕色,较光泽,微具残留毛茸,少数有较深色的纵条纹。顶端膨大,中央有一圆形的花柱基痕,基部略狭,有果柄痕。质脆易碎,破碎后内表面黄白色,疏松似海绵状。除去中果皮,可见明显的纵脊纹10条。种子扁平,矩圆形或类圆形,棕色,边缘较厚,中央微凹,内有子叶2枚。味甜。以形圆、个大、坚实、摇之不响、色黄褐者为佳。 干燥果实,圆形至长圆形,径5-8cm,外表黄褐色至深棕色,较光泽,微具残留毛茸,少数有较深色的纵条纹。顶端膨大,中央有一圆形的花柱基痕,基部略狭,有果柄痕。质脆易碎,破碎后内表面黄白色,疏松似海绵状。除去中果皮,可见明显的纵脊纹10条。种子扁平,矩圆形或类圆形,棕色,边缘较厚,中央微凹,内有子叶2枚。味甜。以形圆、个大、坚实、摇之不响、色黄褐者为佳。本品以个大、完整、色黄褐、摇之不响者为佳。

显微鉴别 果皮横切面;外果皮为1列扁小表皮细胞,外果皮为1列扁小表皮细胞,外被角质层,厚4-12μm,气孔微向外突;有时可见多细胞非腺毛或基残基。中果皮外侧为4-6列圆形或切向延长的确良薄壁细胞;向内为6-9列石细胞层,细胞呈圆形、长圆形、类方形或不规则多角形。紧贴石细胞层内侧,为数列大形不规则的多角形细胞,壁略厚、具壁孔。其内数列七壁细胞常皱缩或颓废;维管束双韧型,常两个内外相连稀疏散布。内果皮为1列扁小的落地壁细胞。

种子横切面:表皮在种子扁平向的上下部位,为1列棚状细胞,长205-280μm,宽12-30μm,左右两侧表皮细胞粘液化,其内为数层切向延长的薄壁组织。在栅状细胞下层为数层厚壁纤维和大型石细胞层,近种仁处排列成环。内表皮为1列扁小细胞。胚乳细胞1-2列。子叶细胞含脂肪油滴。

粉末特征:黄褐或棕黑色、味甜。①石细胞众多,方形或不规则多角形,长20-53μm,宽13-16μm。壁孔、孔沟及层纹均明显。②纤维梭形,长短不一,长76-305μm,直径16-42μm,胞腔内有时含有棕色物质。④栅状细胞长达300μm,外被薄层角质层,侧壁呈不规则弯曲。⑤薄壁细胞大,圆形或不规则多角形,具单纹孔。⑥导管螺纹及梯纹。

图片

中药材裸龟巴图片

炮制

果实烘干、备用。

药性

凉、无毒

味道

归经

肺、脾、大肠

功效

止咳、凉血、润肠、滑肠、通便、清热、清热润肺、清肺润肠、清肺利咽、润肠通便、化痰止咳

应用举例

治百日咳:罗汉果一个,柿饼五钱。水煎服。(福建)

用法

9~15g。 内服:煎汤,3~5钱。 内服:煎汤,15-30g,或炖肉;或开水泡。

注意事项

脾胃虚寒者忌服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裸龟巴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国药典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9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