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头肉

中药材作为中医药学的核心内容,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医疗价值。本文将介绍“鹿头肉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药材的独特之处。

名称

鹿头肉

类别

食材

别名

鹿头肉

出处

《千金·食治》 出自《千金·食治》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,干燥的小肉块呈纵、横或斜块或条状,大小不一。表面棕褐或棕黑色,可见肌纤维。质轻,易撕裂。鲜肉红紫色或暗红色,质柔韧。气腹膻,味微咸。

图片

中药材鹿头肉图片

药性

味道

归经

肝、肾

功效

补气、益精、安神、生津

应用举例

①治老人消渴,诸药不瘥,黄瘦力弱:鹿头一枚,炮去毛,净洗之,煮令烂热,空心,日以五味食之,并服汁。(《寿亲养老新书》鹿头方)

②治虚劳不足,消渴,夜多恶梦,补益精气:鹿头煮烂、捣泥,连汁和曲米酿酒饮,少入葱、椒。(《纲目》鹿头酒)

用法

内服:煮食或熬胶。 内服:煮食,适量;或熬胶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鹿头肉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7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