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团鱼

中药材承载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医药文化,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本文将介绍“绿团鱼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医药学的精髓所在。

名称

绿团鱼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绿团鱼、癞头鼋、鼋甲

出处

《本草拾遗》 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

1.《本草图经》:鳖最大者为鼋,江中或有阔一、二丈者,南入亦捕而食之,云其肉有五色而白多,卵大如鸡鸭子,一产一、二百枚,人亦掘取,以盐淹可食。

2.《纲目》:鼋,如鳖而大,青黄色,大头黄颈,肠属于首。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,本品呈近圆形,多敲成碎块。径可达40余厘米,厚5-6mm,背面皮肤呈黑褐色,有大、小不均类圆形凹陷。腹面污黄色,可见清晰的肋骨。肋骨宽度可达2cm,略凸出于肋间。体重,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呈骨质状。气微腥。

图片

中药材绿团鱼图片

药性

平、无毒

味道

甘、咸

归经

肝、肾

功效

杀虫、续筋骨、滋阴潜阳、软坚散结、解毒杀虫

用法

内服:煎汤,10-20g;或入丸、散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绿团鱼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4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