蜜蜂毒素

中药材承载着千年医学智慧,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本文将介绍“蜜蜂毒素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炮制方法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助大家领略中药材的博大精深。

名称

蜜蜂毒素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蜜蜂毒素、蜜蜂毒素、蜂毒

出处

《吉林中草药》 出自《吉林中草药》;1.《蜂蜜和蜂毒的医疗性能》:蜂毒治疗前先将局部皮肤用温水和肥皂洗净,但勿用酒精揉擦, 蜜蜂螫刺后即飞走,其螫针和螫刺器留下并继续收缩数分钟,直到毒囊排空为止。因此,应待毒液全部注入伤口后再拔出螫针。螫刺器的收缩和停止收缩,可用肉眼看到。

来源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浅黄色透明液体,比重1.1313,PH5.5。 性状鉴别,新鲜蜂毒为透明液体,具芳香气,味苦。但室温下很快干燥成类白色或淡黄色结晶体,微透明而闪亮,气微香,刺激性较强。

图片

中药材蜜蜂毒素图片

炮制

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。贮干燥容器内,置阴凉干燥处。

药性

平、毒

味道

辛、苦

归经

肝、肺

功效

祛风湿、止痛、祛风除湿

用法

每用1~5个蜂。捉到蜜蜂后,轻捏头部,然后迅速放于患处,将蜂尾贴于皮肤,使之刺螫,立即感到疼痛,此时蜂毒随螫针注入皮肤内,约1分钟,将蜂弹去,拔出螫刺。此时螫处呈现出一小肿包,约指甲大小,20分钟后,局部红肿、发热,有舒适感。一般24小时后作用消除,患处恢复常态。第二日或隔日再行刺螫。 蜂毒有活蜂螫刺法及蜂毒注射法两种。活蜂螫刺法:每闪用1-5只蜂,用手捏住蜂头,将蜂尾贴近患处皮肤,使之螫刺,约1min后,将蜂弹去拔出蜂针,第2日或隔日再行刺螫。蜂毒注射法:选用患处痛点、穴位及四肢穴位的皮内或皮下轮换注射,用量从每次1-3蜂毒单位(每1蜂毒单位含蜂毒0.1ml)开始,后逐日增加1-2蜂毒单位,直至每日10-15蜂毒单位,再逐日下降到每日3-5蜂毒单位,维持1-2个月,每疗程 总量约200-300蜂毒单位,间歇3-5天进行第2疗程。

注意事项

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,防治中毒现象发生。 结核病、糖尿病、先天性心脏病、动脉粥样硬化,性病均禁用蜂毒。儿童和老年人对蜂毒极其敏感,亦需注意。 结核病、糖尿病、先天性心脏病、动脉粥样硬化、肾脏病、血液病、神经系统疾病、精神病及对蜂毒过敏者均禁用。儿童及老年患者慎用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蜜蜂毒素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6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