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芪

中药材承载着中华民族医药文化的精华,是中医药学的核心内容。本文将介绍“南芪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炮制方法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中药材的魅力所在。

名称

南芪

类别

食材

别名

五指榕、五指牛奶、五指香、五叉牛奶、土黄芪、三爪龙、五爪龙、五爪桃、山狗差、土五加皮、母猪奶、南芪、五指毛桃

来源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根略呈圆柱形,有分枝,长短不一,直径0.2-2.5cm,表面灰棕色或褐色,有纵皱纹,可见明显的横向皮孔及须根痕。部分栓皮脱落后露出黄色皮部。质坚硬,难折断,断面呈纤维性。饮片通常厚1-1.5cm,皮薄,木部呈黄白色,有众多同心环,可见放射状纹理,皮部与木部易分离。气微香,味甘。

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: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,排列整齐,几乎每个细胞含一个草酸钙方晶。皮层窄,分布较多草酸钙方晶,石细胞散在。韧皮部宽广,有很多纤维,单个或成束,壁厚,其间夹有乳管。形成层环明显。木部射线宽1-10余列细胞,导管径向排列,单个散生或数个相聚,类圆形,直径30-200μm,木纤维与木薄壁细胞交互排列成同心环。薄壁细胞含淀粉粒。幼根几无草酸钙方晶。

粉末特征 灰黄色。

1.木栓细胞类方形,内含棕色物。

2.导管类圆形,直径30-200μm,多为具缘纹孔导管。

3.方晶多存于薄壁细胞中,直径15-18μm。

4.石细胞单个或多个聚集成群,孔沟明显,直径16-45μm。

5.乳管微弯曲,直径11-22μm,常与纤维并列。

6.淀粉粒单粒或复粒,单粒的直径5-25μm。

理化鉴别 取根的粗粉2g,加乙醇20ml,置水浴中加热10分钟,滤过;取滤液2ml,加7%盐酸羟胺及10%氢氧化钾的甲醇溶液至呈碱性;于水浴上微沸2分钟,冷却,加稀盐酸酸化;加入1%三氯化铁试液2滴,摇匀,显紫红色。

图片

中药材南芪图片

炮制

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。产地未切片者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干燥。 饮片性状:本品为圆形厚片,皮部狭窄,易撕裂,纤维性;木部宽广,淡黄色。周边灰黄色或棕黄色。质坚硬。气微,味淡。 贮干燥容器内,置通风干燥处。

药性

平、微温

味道

功效

行气、舒筋活络、利湿、化痰、健脾补肺、健脾化湿

用法

0.5~2两。 内服:煎汤,60-90g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南芪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5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