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瑰宝,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文化内涵备受赞誉。本文将介绍“牛蒡根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探索中药材在保健和治疗中的作用。
名称
牛蒡根
类别
药材
别名
恶实根、鼠粘根、牛菜、牛菜、牛蒡根
出处
《药性论》 出自《药性论》。《本草拾遗》:恶实根,蒸,暴干,不尔令人欲吐。
来源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性状
根呈纺锤状,肉质而直,皮部黑褐色,有皱纹,内呈黄白色;味微苦而性粘。 性状鉴别 呈纹锤形,肉质而直立。皮部黑褐色,有皱纹,内呈共同白色。味微苦而性粘。
图片
药性
寒、无毒
味道
苦、甜、涩
归经
肺、心
功效
消胀、逐水、祛风、疗伤、散风热、消肿毒
应用举例
①治热攻心,烦躁恍惚:牛蒡根捣汁一升,食后分为三服。(《食医心镜》)
②治头面忽肿,热毒风内攻,或手足头面赤肿,触着痛:牛蒡子根洗净烂研,酒煎成膏,摊在纸上,贴肿毒,仍热酒调下,一服肿止痛减。(《斗门方》)
③治反花疮,并治积年诸疮:牛蒡根热捣,和腊月猪脂封上。(《千金方》)
④治喉中热肿:鼠粘根(切)一升,以水五升,煮取三升,分温三、四服。忌蒜、面。(《延年方》)
⑤治头晕痛:牛蒡子根四两,老人头(酒洗)一两,熬水服。(《重庆草药》)
⑥治热毒牙痛,齿龈肿痛不可忍:牛蒡根一斤,捣汁,入盐花一钱,银器中熬成膏,每用涂齿龈上,重者不过二、三度。(《圣惠方》)
⑦治痔疮:牛蒡子根、漏芦根,嫩猪大肠服。(《重庆草药》)
⑧治瘿:鼠粘草根汤洗,细切除皮者一升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半,分温三服,服相去如人行四、五里一服,宜服六剂。(《救急方》)
⑨治耳卒肿:牛蒡根净洗细切,捣绞取汁一升,于银锅中熬成膏,涂于肿上。(《圣惠方》)
⑩治虚弱脚软无力:牛蒡子根炖鸡、炖肉服。(《重庆草药》)
用法
内服:煎汤或捣汁。外用:捣敷、熬膏涂贴或煎水洗。 内服:煎汤,6-15g;或捣汁;工研末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熬膏涂;或煎水洗。
注意事项
《本草拾遗》:“恶实根,蒸暴干,不尔,令人欲吐。”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牛蒡根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