扭果黄堇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医疗价值。本文将介绍“扭果黄堇”的别名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带大家领略中药材的博大魅力。

名称

扭果黄堇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扭果黄堇、断肠草、蛇果黄堇

出处

据《晶珠本草》记载,不产哇夏嘎的地方,可用那冬赛果代替。让钧多吉说:耶冬赛果清热。叶、花状如当日丝哇(高山紫堇),花黄色,茎方形,中空,较长,味苦。茎断枝一端放入热血中,热血能沿茎上升到另一端。

来源

《中华本草》

图片

中药材扭果黄堇图片

药性

毒、温

味道

辛、苦

功效

祛风止痒、活血止痛

应用举例

方一:热衮巴、短管兔耳草、渣训膏、蛇果黄堇、文冠木、锦鸡儿、甘青青兰。共研细末。治血热病、头痛、胸闷、目赤。

方二:余甘子15g,木香、石榴、哇夏嘎、芫妥各100g,甘青青兰120g,绿绒蒿、紫堇、尕架各80g,鹫粪(煅)、荜茇各50g,齐当嘎70g,豆蔻40g。共研细粉,用水泛丸,褐黑色,每丸重0.3g,气微香、味酸、苦。用于培根木布病引起的肝胃气滞、脘痛腹胀、大便干燥,腹痛。一次4~5丸,一日2次。

用法

内服:煎汤,6-1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扭果黄堇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6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