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石蚕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于促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。本文将介绍“青石蚕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炮制方法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中医药学的精髓所在。

名称

青石蚕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石蚕、石豇豆、青石莲、青龙骨、草石蚕、铁打粗、青竹标、岩鸡尾、人头发、倒水莲、青莲、骨碎补、石倒水莲、青倒水莲、骟鸡尾、青豆梗、绿脚代骨丹、拐枣金钗、石龙、青石蚕、跌打粗、爬岩姜、青筋、鸡尾天麻、九连环、岩尾七、水龙骨

出处

《植物名实图考》 出自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

来源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干燥的根茎,呈细棒状,稍弯曲,有分歧,肉质。长6~10厘米,直径3~4毫米。表面黑褐色,光滑,有纵皱纹,并被白粉,一侧有须根痕或残留的须根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较光滑。气无,味微苦。

此外,尚有下列同属植物在少数地区亦同等入药:欧亚水龙骨,使用于新疆;中华水龙骨,使用于陕西。 干燥的根茎,呈细棒状,稍弯曲,有分歧,肉质。长6-10cm,直径3-4mm。表面黑褐色,光滑,有纵皱纹,并被白粉,一侧有须根痕或残留的须根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较光滑。气无,味微苦。此外,尚有下列同属植物在少数地区亦同等入药:欧亚水龙骨polypodium vulgare L.使用于新疆,中华水龙骨 P. pseudoamoenum Ching使用于陕西。

图片

中药材青石蚕图片

炮制

采得后除去须根及叶片,切段,晒干。

药性

凉、平

味道

苦、甘、辛、涩

归经

心、肝、肺

功效

止痛、止咳、接骨、消肿散瘀、行气活血、平肝明目、祛风利湿、清热利湿、清热解毒、清热、活血通络、退热、解毒、祛风、舒经、化湿、散血、通络、止泻、活络

应用举例

①治病后骨节疼痛:新鲜岩鸡尾一把,熬水,兑烧酒少许洗身上(由上至下)数次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
②治劳伤:石龙、石泽兰各五钱,水煎服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
③治手指疮毒:干石蚕一两,冲黄酒服,渣滓捣烂敷患处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
④治风火眼,红肿疼痛:干石蚕二两,加冰糖,水煎,每日早晚饭前各服一次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
⑤治荨麻疹:鲜水龙骨根茎二至四两,红枣十个。水煎服。另取全草一斤煎水,趁热洗浴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⑥治咳嗽:骟鸡尾、爬地香、岩莴苣、石豇豆、石玉簪等的根及生姜各一钱,煎水服;或将药包在鸡或猪肉内,同时炖熟,每晚睡醒后吃一小碗,分三至四次吃完。(《贵州草药》)

⑦治小儿高热惊风:鲜水龙骨一两,一枝黄花五钱,水煎服。

⑧治尿路感染:水龙骨二两,芋麻根一两,水煎服。

⑨治牙痛:鲜水龙骨三钱,金银花五钱,中华常春藤三钱,水煎服。(⑦方以下出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⑩治急性关节炎:水龙骨根四两,冰糖少许,水煎服。(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)

用法

0.5~1两;外用适量,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。 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煎水洗。 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鲜品捣敷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青石蚕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5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