荛花

中药材作为中医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,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和医疗价值。本文将介绍“荛花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为大家呈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,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中药材的神奇之处。

名称

荛花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山皮条、白色矮陀陀、半边梅、竹腊皮、铁扇子、老龙树花、老虎麻花、荛花

出处

《本经》 1.《唐本草》:荛花,苗似胡荽,茎无刺,花细,黄色。四、五月收,与芫花全不相似也。

2.《纲目》:荛花,盖亦芫花之类,气味主治大略相近。

来源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花冠黄色,穗花序顶生或腋生,被细毛,无花瓣,花颧管长6-8mm,先端4裂,裂片钝尖;花盘鳞片状线形。核果窄卵圆形,黑色。

图片

中药材荛花图片

药性

毒、寒

味道

辛、苦

归经

功效

破积聚、收敛、利水、破积、泻水饮、通经活络、祛风除湿、泻水逐饮

应用举例

①治肿及支满澼饮:芫花、荛花各半两,甘草、大戟、甘遂、大黄、黄芩各一两,大枣十枚。上八味,细切,以水五升,煮成一升六合。分四服,空心服,以快下为度。(《千金方》干枣汤)

②治腹中积聚邪气、寒气,消谷:甘遂一分,荛花一分,芫花一分,桂心一分,巴豆一分,杏仁一分,桔梗一分。上七味,荛花、芫花熬令香,巴豆、杏仁去皮熬令变色已,各异捣,下细筛,捣合丸,以白蜜捣万杵。服如小豆一丸,日三行,长将服之。伤寒增服,膈上吐,膈下利,小儿亦服,妇人兼身亦服。忌猪肉、芦笋、生葱。(《范汪方》捶凿丸)

用法

1~3钱。 内服:煎汤,0.8~1.5钱;或入丸剂。 内服:煎汤,2.5-4.5g;或入丸剂。

注意事项

体虚无积及孕妇忌服。 体虚无积及孕妇忌服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荛花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1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