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维护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。本文将介绍“扫雪花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药材的神奇之处。
名称
扫雪花
类别
药材
别名
野黄连、水黄连、牙齿芒、擎天蕨、雪仙草、扫雪花、蜢蚱参、上树细辛草、青蕨、金花草、大金花草、乌韭、石发、地柏枝、雉鸡尾、小鸡尾草、细叶狼箕、花叶凤尾草、乌竹、墙柏、细叶凤凰尾、土黄连、孔雀尾、万能解毒草、苦黄连、大叶金花草
出处
《广西中药志》 出自《广西中药志》
来源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性状
1.性状鉴别 根茎粗壮,长2-7cm,表面密被赤褐色钻状鳞片,上方近生多数叶,下方众多紫褐色须根。叶柄长10-25cm,直径约2mm,呈不规则的细圆柱形,表面光滑,禾秆色或基部红棕色,有数条角棱及1凹沟;叶片披针形,三至四回羽状分裂,略皱折,棕褐色至深褐色,小裂片楔形,先端平截或1-2浅裂;孢子囊群1-2个着生于每个小裂片先端边缘。气微,味苦。
2.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:表皮细胞近圆形,壁稍厚。下皮层棕红色,由数列多角形的厚壁细胞组成,内含淀粉粒。皮层宽广,薄壁细胞类圆形或不规则形,胞腔内充满淀粉粒。内皮层明显,细胞呈扁长方形,中柱鞘为2-3列薄壁细胞。中柱为管状中柱。
图片
药性
寒、无毒
味道
微苦
归经
肝、肺、大肠
功效
解毒、利湿、清热、止血、止咳、痈肿、退热、消肿毒
应用举例
①治中暑发痧:鲜乌韭叶四两。捣烂绞汁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②治痢疾:鲜乌韭全草、鲜水娱蚣全草各一两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③治肝炎(急性黄疽型和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):乌韭全草三两。水煎汁分三次服,连服十至十五剂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④治急性支气管炎:乌韭鲜叶二两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⑤治吐血、大便下血、尿血:雪仙草根茎三至五钱(鲜品加倍)。水煎服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
⑥治白浊、湿热带下:乌韭鲜全草一至二两。捣烂绞汁,调米泔水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⑦治对口疮:乌韭鲜叶,以蜜或盐同捣外敷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⑧治乳痈:乌韭根茎一两.水煎,冲黄酒服;鲜叶捣烂敷患处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⑨治结合膜炎:乌韭全草一两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⑩治牙疳:雪仙草根茎烧灰存性三钱,冰片一分。共研细末,搽患处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
⑾治脚癣糜烂:乌韭全草水煎熏洗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⑿治跌打损伤:雪仙草根茎三至五钱。酒煎服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
⒀治跌打刀伤出血或肿痛,或伤口溃烂:大全花草叶,石仙桃叶,共捣烂敷患处。用大金花草干粉撒布伤口,能止血,生肌,收口。(《广西中草药》)
⒁治汤火伤:大金花草叶捣烂或研末,冷开水调敷患处。(《广西中草药》)
⒂治毒蛇咬伤:乌蕨根茎捣敷并煎服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⒃治狂犬咬伤:鲜乌韭根茎五至六两,用铜器水煎,空腹服,连服数日。服药期间环境必须安静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⒄治菜虫药(即雷公蘑、黄柴树根)中毒(辅助治疗):乌韭全草五至六两。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用法
内服:煎汤,1~2两;或捣汁饮。外用:捣敷或研末撒患处。 内服:煎汤,15-30g;或绞汁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外敷;或煎汤洗。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扫雪花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