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花椒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瑰宝,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文化内涵备受赞誉。本文将介绍“山花椒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探索中药材在保健和治疗中的作用。

名称

山花椒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土花椒、山花椒、野花椒、狗花椒、花胡椒、搜山虎、臭花椒、三叶花椒、山胡椒、玉椒、鸡椒、白总管、万花针、岩椒、竹叶椒

出处

《本草图经》 出自《本草图经》

来源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球形小分果1-2,直径4-5mm,顶端具细小喙尖,基都无末发育离生心皮,距基部约0.7mm处小果柄顶部具节,稍膨大。外表面红棕色至褐红色,稀疏散布明显凸出成瘤状的油腺点。内果皮光滑,淡黄色,薄革质。果柄被疏短毛。种子圆珠形,直径约3mm,表面深黑色,光亮,密布小疣点,种脐圆形,种脊明显。果实成熟时珠柄与内果皮基部相连,果皮质较脆。气香,味麻而凉。以色红棕、味麻有凉感者为佳。

显微鉴别 果皮横切面:果皮外方显着凹凸状。表皮细胞1列,有时外被角质层。下皮细胞1-2列。中果皮宽广,由薄壁细胞组成,分布油室5-6个,直径311-467μm,维管束12-15个。内果皮为2-5列,木化,厚壁细胞。表皮及下皮细胞内含众多无定形或颗粒状棕色色素,中果皮薄壁细胞含较多草酸钙簇晶,直径10-40μm,并有少量方晶及圆形淀粉粒。

图片

中药材山花椒图片

药性

温、小毒

味道

辛、微苦

归经

肺、大肠

功效

祛风、散寒、行气、散寒止痛、活血止痛、祛风除湿、温中、驱虫、温中理气、散瘀、杀虫、止痒、止痛、消肿、止咳、痈肿

应用举例

①治胃痛、牙痛:竹叶椒果一至二钱,山姜根三钱。研末,温开水送服。(《江西草药》)

②治痧症腹痛:竹叶椒果三至五钱,水煎服;或研末,每次五分至一钱,黄酒送服。(《江西草药》)

用法

果1~3钱,根0.5~1两;叶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或水煎洗患处。 内服:煎汤,2~3钱;研末服,每次0.5~1钱。外用:煎水洗。 内服:煎汤,6-9g;研末,1-3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或含漱;或酒精浸泡外搽;或研末粉塞入龋齿洞中,或鲜品捣敷。

注意事项

孕妇忌服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山花椒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4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