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,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本文将介绍“山毛豆花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为大家揭示中药材的博大精深。
名称
山毛豆花
类别
药材
别名
饿蚂蝗、黄粘粑草、野豆子、牛巴嘴、山蚂蝗、过路黄、瓦子草、山毛豆花、乌山黄檀草、满鼎糊草、长波状叶山蚂蝗、粘人花
出处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 出自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性状
茎枝圆柱形,直径约3mm,表面被褐色短柔毛。可见3出复叶中间小叶较大,长达9.5cm,宽达4.5cm,卵状椭圆形,顶部渐尖,基部楔形,叶缘自中部以上呈波状,侧生小叶较小,几全缘。两面均被柔毛,以下表面较多,气微。有时可见花序或荚果,荚果长约2.8cm,宽约2.5mm,表面被带钩的褐色小毛,腹背缝线缢缩,有6-9节。气微,具豆腥气。
图片
药性
平、无毒、温
味道
涩、淡、微苦、微辛
归经
肝
功效
止血、敛疮、消炎、清热泻火、活血祛瘀
应用举例
①治胞衣不下:野豆子、黄实叶、煅莲房。水煎服。
②治月瘕痨:野豆子加红糖炖鸡服。
③治风热火眼:野豆子、木黄连、寒水石、菊花、决明子、冬桑叶、夜明砂。水煎服。(①方以下出《四川中药志》)
④治内伤出血:山蚂蝗果五至十个,水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⑤治烧伤:山蚂蝗全株研末撒布患处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用法
内服:煎汤,1~2两。外用:研末撒布。 内服:煎汤,30-6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研末撒。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山毛豆花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© 版权声明
1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