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瑰宝,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文化内涵备受赞誉。本文将介绍“石耳子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探索中药材在保健和治疗中的作用。
名称
石耳子
类别
药材
别名
石耳子、黄底石耳、红石耳子、石耳子、红石耳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 出自《陕西中草药》。
来源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性状
性状鉴别 地衣体单叶状,不规则圆形,直径1-3(-6-5)cm,边缘瓣裂,有时有小穿孔。上表面灰褐色或褐色,连缘色较深,平滑或有皱褶,中央脐外稍突起,下表面近脐周围呈橘红色、锈红色、边缘近于黑色,无或有少数假根。子囊盘圆形,黑色,密集在上表面。质脆,易碎。
图片
药性
平
味道
微苦、淡
归经
胃
功效
消胀、利水、健胃消食、驱虫、健胃、理气、理气止痛
应用举例
①治小儿疳积,痞块,蛔虫症:红石耳二至五钱,开水泡胀,用菜油炒后再加开水煎煮,连汤服。
②治消化不良,胃腹胀痛:红石耳五钱,太白米、太羌活各二钱,桃耳七八分,水煎服。
③治痢疾腹痛,疳积:红石耳三钱,朱砂七二钱,太白米五分,水煎服,红白糖为引。
用法
3~5钱。 内服:煎汤,3~5钱。 内服:煎汤,9-5g。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石耳子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© 版权声明
1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