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承载着中华民族医药文化的精华,是中医药学的核心内容。本文将介绍“石蒜还阳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中药材的魅力所在。
名称
石蒜还阳
类别
药材
别名
水香草、连钱草、倒地掐、1965、龙眼草、倒地抽、石蒜还阳、羊耳、小淫羊藿、岩扫把
出处
《贵州草药》 出自《贵州草药》。
来源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性状
1.性状鉴别 须根细如发丝,长5-10cm,直径0.3-0.5mm;表面棕褐色;质脆,易折断;味微涩。茎紫褐色,有细皱纹。羽状复叶,多皱缩,展平后小叶片宽椭圆形至近圆,盾状着生;叶面绿色,叶背暗红或淡绿色。花序梗细长,无花瓣。气微,味微苦。
2.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;表皮细胞壁褐色。皮层细胞3-4列,壁厚,棕黄色;内皮层凯氏带不明显。初生木质部5-7原型。
图片

药性
寒
味道
苦
归经
胃、肝、大肠
功效
解毒、散寒、除风、驱风、燥湿、解痉、驱蛔、健胃、清热解毒、祛风清热
应用举例
①治小儿抽侧背(角弓反张):岩扫把研末,每次五至六分,开水冲服。
②治小儿白口疮:岩扫把煨水,洗口腔。
③治风丹:岩扫把煨水,洗患处。(选方出《贵州草药》)
用法
内服:研末,5~6分;或煎汤。外用:煎水洗患处。 内服:煎汤10-15g;或研末,1.5-2g。外用:适量,煎汤洗患处。
注意事项
虚寒证慎服。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石蒜还阳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© 版权声明
1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