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医药文化,是中医药学宝贵的遗产。本文将介绍“石仙草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让大家全面了解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。
名称
石仙草
类别
药材
别名
山薄荷、莸、独脚球、蓝花草、酒药草、金石香、石上香、齿瓣兰香草、婆绒花、独脚求、石母草、走马风、段菊、九层楼、野薄荷、茵陈草、节节花、马蒿、紫罗球、地罗珠、野仙草、子附莲、对对花、避蛇虫、杳壁力、野金花、石仙草、白鸡婆捎、小六月寒、血汗草、九层塔、假仙草、黄鸦柴、石将军、九层塔、兰香草
出处
《植物名实图考》 出自《植物名实图考》
来源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性状
干燥带根全草,根较粗壮,圆柱形。径3~7毫米,外皮粗糙,黄棕色,有纵裂及纵皱纹。茎丛生,幼茎略呈钝方形,灰褐色或棕紫色。叶对生,长卵形至卵形,皱缩,灰褐色至黑褐色,纸质,可捻碎。有花椒样特异香气,味苦。 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,直径0.3-0.8cm,表面黄棕色,粗糙不平,有纵向裂纹和皱纹。枝略呈钝方形,表面灰褐色或棕紫色,密被毛茸。叶对生,多皱缩,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2-9cm,宽1-4cm,先端钝,基部圆边缘具粗锯齿,上碳 褐至黑褐色,下面灰黄色并有黄色腺点,两面密生短柔毛;纸质,易碎。有时可见皱缩成团的花序或球形蒴果,有特异香气,味苦。
图片
药性
温、平、无毒
味道
辛、苦
功效
散瘀、疏风解表、止咳、除湿、痛经、止痛、发汗、祛风、祛风湿、祛风除湿、祛痰止咳、散瘀止痛
应用举例
①治感冒发热,风湿骨痛:兰香草三至五钱,水煎服。
②治跌打肿痛:鲜兰香草捣敷患处。
③治湿疹,皮肤瘙痒:鲜兰香草捣汁外涂或煎水洗患处。(①方以下出《广西中草药》)
④治崩漏,白带,月经不调:小六月寒根二至三钱,煎汤服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⑤治感冒头痛,咽喉痛:兰香草五钱,白英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⑥治疖肿:鲜兰香草拇烂敷患处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⑦治气滞胃痛:莸干全草一两,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⑧治产后瘀痛,跌打:兰香草、黑老虎。煎汤或浸酒服。(《广东中药》Ⅱ)
用法
0.5~1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 内服:煎汤,3~5钱;或浸酒。外用:煎水洗。 内服:煎汤,10-15g;或浸酒,外用:适量,捣烂敷;或绞汁涂;或煎水熏洗。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石仙草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