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子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医疗价值备受推崇。本文将介绍“松子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。

名称

松子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松子、松子仁、新罗松子、新罗松子、海松子

出处

《开宝本草》 1.《开宝本草》:海松子,生新罗。如小栗三角其中仁香美,东人食之当果,与中士松子不同。

2.《本草纲目》:海松子,出辽东及云南,其树与中士松树同惟五叶一丛看,球内结子大如巴豆而有三棱,一头尖尔,久收亦油。马志谓似小栗,殊失本体。中土松子女如柏子,亦可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种子倒卵状三角形,无翅,红褐色,长1.2-1.6cm,宽7-10mm。种皮坚硬,破碎后或可见种仁,卵状长圆形,先端尖,淡黄色或白色。有松脂样香气,味淡有油腻感。

图片

中药材松子图片

药性

无毒、平、温

味道

甘、辛

归经

大肠、肝、肺、心、脾

功效

润肺、止渴、润燥、润肠、滑肠、搜风、养血、熄风、温中、健脾、益肺、补气养血

应用举例

①治风痹寒气,虚羸少气,及五脏劳伤,咳嗽吐痰,骨蒸盗汗,心神恍惚,饮食不甘,遗精滑泄:松实仁八两,麦门冬(不去心)一斤,金樱子、枸杞子各八两,熬膏,少加炼蜜收。每早晚白汤调服十余茶匙。(苏轼)

②治肺燥咳嗽:松子仁一两,胡桃仁二两。研膏,和熟蜜半两收之。每服二钱,食后沸汤点服。(《玄感传尸方》凤髓汤)

③治老人虚秘:柏子仁、大麻子仁、松子仁等分,同研,溶白蜡丸桐子大。以少黄丹汤服二、三十丸,食前。(《本草衍义》)

④润心肺,和大肠:松子同米煮粥食。(《士材三书》松子粥)

用法

内服:煎汤,1.5~3钱;或入膏、丸。 内服:煎汤,10-15g;或入丸、膏中。。

注意事项

《本草从新》:"便溏精滑者勿与;有湿痰者亦禁。" 《本草从新》:便德精滑者勿与;有湿痰者亦禁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松子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6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