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于促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。本文将介绍“酸汤杆”的别名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中医药学的精髓所在。
名称
酸汤杆
类别
药材
别名
酸汤杆、苦柴子、檕迷、挈檀、羿先、孩儿拳头、酸汤杆、荚蒾
出处
《唐本草》 出自《唐本草》。
1.《唐本草》:荚蒾,叶似木槿及似榆,作小树。其子如溲疏,两两为并,四四相对,而色赤,味甘。檀、榆之类也。
2.《本草拾遗》荚蒾,主六畜疮中蛆,煮汁作粥灌之,蛆立出。皮堪为索。生北土山林间。
来源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图片
药性
微寒、平、无毒
味道
酸、辛、苦、甘
功效
清热解毒、消谷、活血、下气、疏风解毒、疏风解表、祛瘀消肿
应用举例
治小儿疳积:荚蒾叶与茎一至二两,芡实五钱至一两。酌加水,煎三小时,加些白糖,吃芡实和汤。可以常服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用法
枝、叶:0.5~1两;外用适量,煎水温洗患处。根:0.5~1两,水煎或水酒各半煎服。 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 内服:煎汤,9-3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或煎水外洗。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酸汤杆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© 版权声明
1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