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牛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瑰宝,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文化内涵备受赞誉。本文将介绍“天牛”的别名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探索中药材在保健和治疗中的作用。

名称

天牛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蠰、啮桑、啮发、天水牛、八角儿、天蝼、八角儿、天牛

出处

《本草拾遗》 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《本经逢原》:天牛,取治疔肿恶疮,出箭镞、竹木刺最捷,与蝼蛄不殊。如无啮桑,他树上者亦可。焙干为末,蜜调敷之。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图片

中药材天牛图片

药性

毒、温

味道

归经

心、脾

功效

痛经、散瘀止痛、解毒消肿、活血通经

应用举例

治疔肿恶毒:八角儿(杨柳上者,阴干去壳)四个(如冬月无此,用其窠代之),蟾酥半钱,巴豆仁一个,粉霜、雄黄、麝香少许。先以八角儿研如泥,入溶化黄蜡少许,同众药末和作膏子,密收。每以针刺疮头驻出血,用榆条送膏子麦粒大入疮中,以雀粪二个,放疮口,疮回即止,不必再用也。忌冷水。(《纲目》透骨膏)

用法

内服: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 内服:煎汤,3-5只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作膏敷贴,疔疮肿毒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天牛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4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