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珍贵财富,凝聚了千百年来医学智慧的结晶。本文将介绍“调羹花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炮制方法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探索其中的医学奥秘,带大家领略中药材的神奇之处。
名称
调羹花
类别
药材
别名
调羹花、调羹花、厚朴花
出处
《饮片新参》 出自《饮片新参》
来源
《中国药典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性状
本品呈长圆锥形,长4~7cm,基部直径1.5~2.5cm。红棕色至棕褐色。花被多为12片,肉质,外层的呈长方倒卵形,内层的呈匙形。雄蕊多数,花药条形,淡黄棕色,花丝宽而短。心皮多数,分离,螺旋状排列于圆锥形的花托上。花梗长0.5~2cm,密被灰黄色绒毛。质脆,易破碎。气香,味淡。 干燥的花蕾形似毛笔头,长4~7厘米,径2~3厘米。外表棕褐色或棕红色,顶尖或钝圆,底稍圆,带有花柄;柄长1~1.5厘米,径约5毫米,上着生小茸毛。花瓣未开者层层覆盖,花头完整;已开者,有大形花蕊外露,棕黄色长柱形;花瓣肉质较厚,呈匙形,有油点,折之易碎。气香。以含苞来开、身干、完整、柄短、色棕红、香气浓者为佳。 性状鉴别 厚朴花蕾长椭圆形,长4-8cm,直径1.5-3cm,红棕色至棕褐色,花梗长0.5-2cm,直径约5mm,密被灰黄色绒毛。花被片多为12片,外轮长方倒卵形,内轮匙形,肉质,表面有多数灰黄色点状疣;雄蕊多数,花药条形,淡黄棕色,花丝宽而短;雌蕊心皮多数,分离,螺旋状排列于圆锥形的花托上。质脆,易破碎。气香,味淡而微辣。
以含苞未开.身干、完整、柄短、包棕红、香气浓者为佳。
显微鉴别 花梗横切面(花被片下面1mm处):表皮细胞1列,具非腺毛。皮层有石细胞群和油细胞散在,油细胞椭圆形或卵圆形,直径35-115μm;并有较大的花被迹维管束散在。中柱维管束径向窄长,环列。髓部散有油细胞及石细胞。
粉末特征:红棕色。①花被表皮细胞多角形或椭圆形,表面有密集的疣状突起,有的具细条用质状纹理。②石细胞众多,呈不规则分枝状,壁厚7-13μm,纹孔明显,胞腔大。③油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,直径37-85μm,壁稍厚,内含黄棕色油滴。④花粉粒椭圆形,长48-68uμm,直径37-48μm,具1远极沟,表面有细网状雕纹。③非腺毛1-5细胞,长820-2350μm,壁极厚,有的表面具螺状角质纹理,单细胞者先端长尖,基部稍膨大,多细胞者基部细胞较短或明显膨大,壁薄。
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:取本品粗粉(4o目)2g,加95%乙醇25ml,回流加热1h放冷滤过。滤液供点样用。另取厚朴酚、和厚朴酚对照品以95%乙醇为溶剂配成0.1mg/ml溶液作对照品溶液。在硅胶G(青岛)板(晾干后于110℃活化0.5h)上点样,以环己烷-氯仿-无水乙醇(7:3:1)展开,取出晾干。喷5%香草醛浓硫酸液,110℃加热5min,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色斑。
图片
炮制
拣净杂质,去梗,筛去泥屑。 拣净杂质,去梗,筛去泥屑。
药性
温
味道
微苦、辛、甘
归经
胃、脾、肺
功效
理气、化湿、开郁、宽中、宽胸、降逆、行气宽中
用法
3~9g。 内服:煎汤,0.5~2钱。 内服:煎汤,3~5g。
注意事项
《饮片新参》:"阴虚液燥者忌用。" 《饮片新参》:阴虚液燥者忌用。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调羹花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国药典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