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寿果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珍贵财富,凝聚了千百年来医学智慧的结晶。本文将介绍“万寿果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探索其中的医学奥秘,带大家领略中药材的神奇之处。

名称

万寿果

类别

药食同源

别名

木蜜、树蜜、木饧、白石木子、蜜屈律、鸡距子、癞汉指头、栞栱、背洪子、兼穹、拐枣、天藤、还阳藤、木珊瑚、鸡爪子、鸡橘子、结留子、曹公爪、棘枸、白石枣、万寿果、鸡爪梨、甜半夜、龙爪、碧久子、金钩钩、酸枣、鸡爪果、枳枣、转钮、兼穹拐枣、转钮子、鸡脚爪、万字果、橘扭子、九扭、金约子、枳椇子

出处

《唐本草》 出自《唐本草》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①干燥带果柄的果实

果柄膨大,肉质肥厚,多分枝,弯曲不直,形似鸡爪,在分枝及弯曲处常更膨大如关节状,分枝多呈丁字形或相互成垂直状,长3~5厘米或更长,直径4~6毫米。表面棕褐色,略具光泽,有纵皱纹,偶见灰白色的点状皮孔。分枝的先端,着生1枚钝三棱状圆球形的果实,果皮纸质,甚薄,3室,每室含种子1粒。果柄质稍松脆,易折断,折断面略平坦,角质样,淡红棕色至红棕色。气微弱,味淡或稍甜。

②干燥种子

呈扁平圆形,背面稍隆起,腹面较平,直径3~5毫米,厚约2毫米。表面红棕色至红褐色,平滑光泽,基部有描圆形点状的种脐,顶端有微凸的合点,腹面有一条纵行而隆起的种脊。种皮坚硬,厚约1毫米,胚乳乳白色,油质,其内包围有2片肥厚的子叶,呈淡黄色至草绿色,亦油质。气微弱,味苦而涩。 性状鉴别 (1)北枳椇种子扁平圆形,背面稍隆起,旗面较平坦,直径-5mm,厚1-1.5mm。表面红棕色、棕黑色或绿棕色,有光泽,于扩大镜下观察可见散在凹点,基部凹陷处有点状淡色种脐,顶端有微凹的合点,腹面有纵行隆起的种脊。种皮坚硬,胚乳白色,子叶淡黄色,肥厚,均富油质。气微,味微涩。

(2)积椇种子暗褐色或黑紫色,直径3.2-4.5mm。

(3)毛果枳椇种子黑色、黑紫色或棕色,近圆形,直径4-5.5mm,腹面中部有棱,背面有时具乳头状突起。广东、广西等地有以连肉质花序轴一并入药。均以饱满、有光泽为佳。

显微鉴别 北枳椇种子横切面:外表皮为1列栅状细胞,长约180μm,宽约12μm,外壁薄,侧壁甚厚,胞腔窄缝状,靠内壁处膨大,外侧具光辉带。色素层细胞数列,近卵形或多角形,含有棕色物,其内数列薄壁细胞较小,不含色素。内表皮细胞径向延长,排列较整齐。外胚乳细胞颓废,内胚乳细胞壁较厚,子叶细胞壁薄,均充满糊粉粒。

图片

中药材万寿果图片

药性

平、无毒

味道

甘、酸

归经

心、肺、脾

功效

止呕、止渴、除烦、解酒毒、舒筋络、补中益气

应用举例

①治饮酒多发积,为酷热蒸熏,五脏津液枯燥,血泣小便并多,肌肉消烁,专嗜冷物寒浆:枳椇子二两,麝香一钱。为末,面糊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盐汤吞下。(《世医得效方,枳棋子丸)

②治酒色过度,成劳吐血:拐枣四两,红甘蔗一根。炖猪心肺服。(《重庆草药》)

③治小儿惊风:枳椇果实一两。水煎服。

④治手足抽搐:枳椇果五钱,四匹瓦五钱,蛇莓五钱。水煎服。

⑤治小儿黄瘦:枳椇果实一两。水煎服。(③方以下出《湖南药物志》)

用法

内服:煎汤,3~5钱;浸酒或入丸剂。 内服:煎汤,6-15g;或炮酒服。

注意事项

《得配本草》:"脾胃虚寒者禁用。" 脾胃虚寒者禁用(《得配本草》)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万寿果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8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