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医疗价值。本文将介绍“酰”的别名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带大家领略中药材的博大魅力。
名称
酰
类别
食材
别名
苦酒、淳酢、酰、米醋、米醋、醋
出处
《别录》 出自《名医别录》;1.陶弘景:酢酒为用,无所不入,愈久愈良。以有苦味,俗呼苦酒。
2.《唐本草》:酢有数种,此言米酢,若蜜酢、麦酢、曲酢、桃酢,葡萄、大枣、等诸杂果酢及糠糟等酢,会意者亦极酸烈,止可啖之,不可入药用也。
3.《本草拾遗》:药中
来源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图片
药性
温、无毒
味道
酸、苦、甘
归经
肝、胃、胆、脾、大肠
功效
解毒、止血、下气、消食、散瘀、开胃、消痈肿、平肝、破癥、破血、强筋、消积、养肝、散瘀血、益血、杀虫、醒酒、除烦、诸药、发汗、安蛔、止汗、补肺、痈肿
应用举例
①治产后血晕:用铁器烧红,更迭淬醋中,就病人之鼻以熏之。(《随息居饮食谱》)
②治一切积聚,不拘远年近日皆治之:京三棱四两(醋煮,切片,晒干),川芎二两(醋煮微软,切片),大黄半两(醋湿纸裹,火煨过)。上三味,同为末,水煮和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温水送下,不拘时候。病甚者一月效,轻者半月效。(《普济方》醋煮三棱丸)
③治瘕症:鳖甲、诃子皮、干姜各等分。为末,醋糊丸,梧子大,每三十丸,空心白汤下。(《医学入门》醋鳖丸)
④治过食鱼腥、生冷水菜果实成积者:生姜捣烂,和米醋调食之。(《日华子本草》)
⑤治黄汗病,身体肿,发热,汗出而渴,状如风水,汗沾衣,色正黄如檗汁,脉自沉。以汗出入水中浴,水从汗孔入得之:黄芪五两,芍药三两,桂枝三两。上三味,以苦酒一升,水七升,相和,煮取三升,温服一升,当心烦,服至六、七日乃解。若心烦不止者,以苦酒阻故也。(《金匮要略》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)
⑥治鼻血出不止:酢和胡粉半枣许服。(《千金方》)
⑦治疝气冲痛:育皮、小茴香各五钱,以米醋一碗煮干,加水二碗,煎八分,温和服。(《林氏家抄方》)
⑧治霍乱转筋入腹:酢煮青布搨之,冷复易之。(《千金方》)
⑨治痈疽初起:生附子,以米醋磨稠汁,围四衅,一日上十余次。(《方脉正宗》)
⑩治诸肿毒:醋调大黄末涂。(《随息居饮食谱》)
⑾治乳痈坚:以罐盛醋,烧石令热蚺中,沸止,更烧如前,少热,纳乳滇之,冷更烧石纳渍。(《千金方》)
⑿治少阴病,咽中伤生疮,不能语言,声不出者:半夏(洗、破如枣核)十四枚,鸡子一枚(去黄,纳苦酒,着鸡子壳中)。上二味纳半夏著苦酒中,以鸡子壳置刀环中,安火上,令三沸,去滓,少少含咽之,不瘥,更作三剂。(《伤寒论》苦酒汤)
⒀治锁喉风,胀闷不通:土牛膝捣汁半碗,加入真米醋半碗,用鹅毛翎尖挑少许入喉中,随吐涎痰,连挑十余次,吐痰碗许即通。(《本草汇言》)
⒁治牙齿疼痛:米醋煮枸杞白皮一升,取半升,含漱。(《肘后方》)
⒂治牙疼:陈醋四两,花椒二钱。水煎,去椒含漱。(内蒙古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
⒃治汤火伤:醋淋洗。(《随息居饮食谱》)
用法
内服:入汤剂或拌制药物。外用:烧热熏嗅、含漱或和药调敷。 内服:煎汤,10-30ml;或浸渍;或拌制。外用:适量,含漱;或调药敷;或熏蒸;或浸洗。
注意事项
脾胃湿甚、痿痹、筋脉拘挛及外感初起忌服。
①陶弘景:"酢酒不可多食之,损人肌脏耳。"
②《千金·食治》:"扁鹊云,多食酢,损人骨。"
③孟诜:"多食损人胃。""醋,服诸药不可多食。"
④《纲目》:"服茯苓、丹参人不可食醋。"
⑤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风寒咳嗽,外感疟痢初病皆忌。" 脾胃湿重,痿痹、筋脉挛者慎服。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酰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