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绿芨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于促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。本文将介绍“小绿芨”的别名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中医药学的精髓所在。

名称

小绿芨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止血果、石巴蕉、对叶果、果上叶、小绿芨、小绿芨、贝母兰

出处

《云南中草药选》 出自《云南中草药选》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图片

中药材小绿芨图片

药性

味道

辛、甘

归经

肾、肺

功效

止咳、清热、止血、定痛、接骨、润燥、生津、续筋

应用举例

①治支气管炎,感冒:每用全株五钱至一两,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
②治软组织挫伤:贝母兰假鳞茎的干粉调敷或鲜品适量捣烂外敷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
③治骨折:小绿芨100克,凤尾草1克。两药全草捣烂,先行骨折复位,小夹板固定,然后将上药敷于骨折处。如系开放性骨折,加满山香根粉撒于伤口,再敷药。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。(《全展选编·外科》)

④治外伤出血:鲜贝母兰适量捣烂,敷于创面或用干粉撒于创面包扎。(《文山中草药》)

用法
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捣烂或研末敷。 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;或干品研末调敷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小绿芨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6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