菥蓂子

中药材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医药传统和智慧。本文将介绍“菥蓂子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带大家领略中药材的博大魅力。

名称

菥蓂子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菥蓂子

出处

《本经》 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干燥种子黑褐色,细小,长约1.5毫米,宽1~1.5毫米,表面有向心隆起的环纹,无毛。以籽粒饱满、黑色、干燥、无灰土杂质者为佳。 性状鉴别 种扁圆形,长约1.8mm,宽约1.2mm;表面棕黑色,两面各有5-7条突起偏心性环纹,基部尖,并有小凹。种皮薄,无胚乳,子叶直叠。气微,味淡。

图片

中药材菥蓂子图片

药性

微温、无毒

味道

归经

肝、肾、脾

功效

明目、除痹、益精、祛风湿、补五脏

应用举例

治眼热痛,泪不止:菥蓂子,捣筛为末,欲卧,以铜箸点眼中,当有热泪及恶物出,并去胬肉,可三、四十夜点之。(《海上集验方》)

用法

内服:煎汤,1.5~3钱。外用:研末点眼。 内服:煎汤,5-15g。

注意事项

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"得荆实、细辛良。恶干姜、苦参。"

②《药性论》:"苦参为使。" 1.《本草经集注》:得荆实、细辛良。恶干姜、苦参。

2.《药性论》:苦参为使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菥蓂子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4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